我的扶贫故事有一种青春叫驻村丨独山县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我叫罗家飞,是独山县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年2月,在组织的号召下,我成为了基长镇基长社区尖刀排的一员,担任东壕组网格员。东壕组共有52户人,其中贫困户6户22人,是一个比较分散的寨子,回想我刚到东壕组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部分串寨路都还是泥巴路,更不要说什么环境卫生了。不仅如此,群众不团结,只考虑自身利益,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得力的组长将大家凝聚在一起一心为群众谋发展找出路。为此,我和村委的干部一起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让大家本着为组内发展的角度考虑,从群众中选出了大家信任的组长。后来,我就成了组长家的常客,三天两头到组长家商量对策,解决组内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罗家飞绘制宣传画为了改善东壕组的村居环境,在驻村尖刀排和村支两委的协助支持下,我积极为组上争取到了串户路硬化和活动广场建设项目。但由于项目资金原因,一直迟迟未动工,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个项目都嗤之以鼻,在项目动员会上争论不休,讨论了一个晚上也没有任何结果,“整好广场我们又不得用几回”“家里的劳力没在家,我们怎么参加......”为了动员大家都参与其中,我只得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串户路硬化和活动广场的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最终的受益人将会是群众以及子孙后代......”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大家最终还是想通了,都主动参与串户路硬化和活动广场的建设。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组上的道路通畅了、宽敞了,村容村貌整洁干净了,村集体活动增多了。这些变化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政策的甜头,看到我和其他驻村干部时,不再是本能的抗拒,而是“快,家里坐”热情的欢迎,脸上也有了笑容,满满的暖意。罗家飞为群众送温暖贫困户老吴一家是我最挂念的一件事。他上有八十多岁患慢性疾病的老母亲,下有一儿一女,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女儿是师范在校生,妻子由于身体原因又不能干重活,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加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这个家庭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了解情况后,我及时向驻村尖刀排和村支两委汇报,经过开展入户调查和向上申报,及时帮助老吴家申请农村低保,缓解了他家紧张的经济状况。这件事之后,每次我去他家,他都会热情的跟我拉家常,还经常邀请我留下吃饭,在老吴一家人的眼里,我就是“家里人”。独居老人莫桂升是组上的低保贫困户,生活起居无人照应,生活十分艰难。得知基长养老院已重新装修启用,不仅居住环境好,还有专人照顾老人起居的情况后。我想着莫桂升刚好符合养老院集中供养的条件,于是我积极动员老人到基长养老院居住。刚开始老人出于离家到陌生环境的顾虑,不愿意到养老院去。于是,在我的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先去参观,经过自己所见所闻和家族亲人的动员,最终答应到养老院居住,老人终于老有所依,我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着了地。罗家飞走访群众白驹过隙,驻村已两年有余。这就是我,一个普通80后税务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几个小故事,也许在大家看来太过平凡,但是对我而言,是鼓励、是肯定、是历练。通讯员罗家飞谭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 整理编辑黄昕蕊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