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表态深挖严查地方债背后的腐败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多省表态:深挖严查地方债背后的腐败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跟工程建设紧密相关,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防风险的要求下,地方债反腐成为重点。多个省份近期召开相关会议,表态要深挖地方债务风险中潜藏的腐败问题。

5月10日,贵州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表示,要牢固树立质量效益意识,严格限定政府投资范围,严控政府低效无效投资,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坚决杜绝违规举债行为,遏制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挖严查债务背后的腐败问题。

由中国国债协会、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著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显示,贵州债务率超过%,居各省份首位。

此前,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是反腐涉及地方债务风险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年8月,潘志立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在被查处的众多问题中,就包括不顾民生盲目举债上项目,导致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激增。

根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为了政绩,潘志立不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自己和家人也大肆收受贿赂,“名利双收”。他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湖南省近期披露的《在中共湖南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会报告》在谈及年的工作时表示,要深化金融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治理违规授信放贷、违规融资担保、违规举债投资,深挖地方债务风险中潜藏的腐败问题。

4月26日,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结束后,江苏省政府接着召开廉政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紧盯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资本、公共工程建设、民生保障、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等重点领域,织密织牢监督之网。

在政信业务领域,非标债务历来都是腐败重灾区。与更为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债券相比,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违规举债,形成政府隐性债务,更容易发生腐败行为,比如融资返费、返点等,因此压降非标成品就成为预防腐败的举措之一。

记者了解到,5月初江苏省正式印发《关于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投融资行为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各地政府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