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女伢和父亲的这一抱,相隔25年

01:16

4月10日上午10时,“桂林女孩陆燕走进贵州省独山县影山镇黄桥村,欢迎她的,是失散25年的亲人,以及喧闹的锣鼓声和鞭炮声。

“燕燕被拐20载,如今公安送回家。感谢公安感谢党,我们一家得团圆……”村民唱着山歌,感谢将陆燕送回家乡的桂林民警。

随后,桂林警方与贵州警方在这里联合举行了打拐认亲仪式。

25年前,女儿不见了

陆燕的生父叫陆军,他至今仍记得,25年前和陆燕失散那一天的情景。

年3月6日,陆军夫妇在贵州都匀县城打工,身边带着2岁的陆燕和她弟弟。夫妇俩忙着照顾弟弟,就让陆燕在旁边玩,但转眼的工夫,陆燕不见了!

夫妇俩着急地四处寻找。

“旁边就是公交车站,听说一个40多岁绑马尾的女人把孩子抱走了。”

人没找到,陆军夫妇来到公安局报警,把打听来的大大小小每一个线索都说了。当地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并发动乡亲搜寻,但仍未寻回陆燕。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但陆军夫妇俩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她的生日是年2月24日,耳朵附近有小洞。”多年来,陆军夫妇把陆燕的特征和她儿时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发布在网上,如今短视频火了,他们又制作了寻找女儿的短视频,继续努力地寻找女儿的下落。

女孩一路成长不易

一边是父亲对女儿绵绵的思念,另一边,陆燕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陆燕回忆说,她记得,自己小时候跟着“爷爷”季永生活在桂林兴安的一个村庄。季永无儿无女,陆燕曾问过他关于她父母的问题,但“爷爷”都搪塞了。季永没什么亲戚,只和一个叫黄凤的女子经常通信,陆燕管黄凤叫“奶奶”。

后来,季永被人骗了钱,生活一贫如洗。陆燕就被接到都匀小围寨村和黄凤一起生活。那一年,陆燕5岁。

年暑假,12岁的陆燕被黄凤带回到兴安县,见了一个叫张龙的男子。黄凤说张龙的妈妈和她是两姐妹,让陆燕叫张龙爸爸。

黄凤在兴安住了一段时间就回贵州了,再也没回来过。从此,陆燕跟着张龙一起生活,养父张龙对陆燕一直很好。

陆燕很早就很懂事。张龙没有固定的工作,靠打零工赚取生活费,有时候还会去外地,陆燕就得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艰难,但陆燕也一天天地长大了,从学校毕业,找到了工作。

目前,养父张龙因为年纪大已经不能再打工,陆燕于是把很多精力放在了照顾养父上:她每个月按时看望养父并送去生活费,为了养父,她耽误了工作、割舍了爱情……

越长大越懂事,一个萦绕在陆燕心头的疑问就越挥之不去,那就是她的身世。陆燕经常在夜深人静时思索,我的亲生父母在哪?当年是怎么和他们失散的?

“团圆行动”帮他们相聚

今年初,公安部部署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不少历年来失踪被拐儿童父母血样被重新采集并入库比对,这给很多深陷痛苦泥淖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正是通过团圆行动,两条仅有血脉相连的曲线,终于交汇在了一起。

据负责此次送陆燕回家的桂林市刑侦支队二大队教导员黎帆介绍,几年前陆燕上户口时,按领养程序进行了DNA录入。今年1月,团圆行动对陆军夫妻俩的DNA信息也进行了进一步补充。最终,双方信息在3月份得以比对成功。

正因如此,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认亲仪式上,阔别25年的亲人看了又看,抱了又抱,陆军夫妻忍不住掀开陆燕的头发,去摸她耳朵上的小洞。

而陆燕也哭成了泪人,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更欣慰自己当年不是被遗弃的。

另据调查,黄凤已经去世,案件详情还待贵州警方进一步调查。

短暂的相聚结束,陆燕4月13日踏上了回桂林的旅途。

“知道自己的不是被父母丢弃不要的,心里没有那么失落了。我也会想,如果没有被拐卖,我人生也许不一样了。”陆燕说,她和家人约定好,有空就回贵州和大家见面,也欢迎大家到桂林玩。

陆燕心里也放不下养父张龙。“我很幸运,抚养我的人都对我很好,养父已经69岁了,老了、病了,我要在他身边照顾他。”陆燕说,感谢桂林警方的帮助,弥补了心中的遗憾,也终于有了和家人团聚的一天。

桂林市刑侦支队二大队教导员黎帆介绍,黎警官介绍,年全国公安机关启动了“团圆行动”,将会有更多被拐的儿童与亲生父母团聚。根据公安部的指示,各地公安机关将清理历年被拐儿童的档案,并登记造册,“信息要补充完整,单亲家庭有条件的一定要采集父系DNA,双亲家庭要尽量采集更详细的DNA信息,公安机关将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增加被拐儿童被找回的概率。”

(除黎帆外,文中其他人物均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