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独山县基长镇,贵州百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鸡舍里鸡鸣阵阵,一排排五层高的现代化鸡舍里,蛋鸡争相啄食,生龙活虎。
一枚枚新鲜鸡蛋不时掉落到喂食槽下方的传送带上,传送到鸡舍末端的分拣台,工作人员将鸡蛋分拣打包,忙得不亦乐乎。
鸡舍面积平方米,养殖蛋鸡近8万羽,分拣加上装箱,仅需4个人,这是科技赋能带来的高效生产。
“我们的鸡舍全部配套自动喂料机与捡蛋设备,同时可以实时控温,实现蛋鸡标准化养殖,极大提升了养殖效率。”贵州百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杨介绍,该企业占地72亩,于年落户独山县基长镇,现有存栏蛋鸡40万羽,日产新鲜鸡蛋30余万枚,主要销往两广地区,年产值超过万元。
据悉,公司落户以来,在提升蛋鸡养殖水平的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销售终端持续发力,逐渐形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的发展格局。并在东西部协作引荐下,又在贵州长顺县、从江县新建养殖基地,蛋鸡养殖规模达到万羽,疫情期间,被省农业厅列为省内鸡蛋重点供应保供企业之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帮助,年9月,我们通过以租代购的形式,用万元广州市协作资金对部分厂房养殖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李杨介绍,该企业还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为企业深耕两广市场增添了助力,增强了信心。
据了解,公司落户以来,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在岗员工30余人中,有20余人是周边村寨的村民。
“来到厂里后,每个月有多元稳定工资,离家也近,很方便。”基长镇高坪村村民莫秀燕说,养殖场里自动化程度高,自己每天主要从事鸡蛋分拣包装工作,入职一年多来,干的得心应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李杨说,他们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在养鸡技术、养殖模式上持续探索,进一步拓展产能、扩大就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
编辑陈庆
二审梁晓琳
三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