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一座城,救一国人;举全国力,保武汉城。
己亥年末,庚子年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面对这次疫情,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共同的心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名国人都在积极行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冲锋在前,抗击疫情。
要不是因为这次疫情,何金雄现在可能已经回到贵州老家,正在与家人团聚。而此时,他正驻勤在防疫一线的火神山消防救援站,医院消防安全。
△//火神山消防救援站何金雄(右二)
何金雄,贵州独山县人,土生土长的布依族汉子,年12月加入武汉消防救援队伍,年7月入党,疫情爆发前他在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工作。
1月23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增长,武汉市政府发布通告,关闭了所有离汉通道。他原本打算在春节战备结束后请假回家,陪妻子黎月清和小孩过元宵节。妻子黎月清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姑娘,目前在贵州医院上班。
△//何金雄妻子黎月清在医护一线工作
妻子黎月清知道武汉疫情后非常担心何金雄,特别是身患糖尿病年迈的父母,情绪非常不稳定。何金雄每天打电话报平安,安慰父母,告诉他们放心,我们防疫措施非常严格,安全有保障。
相反,医院上班的妻子,医院要直接面对许多病人,甚至是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大年三十,除夕晚,武汉市蔡甸区一玻璃厂房发生火灾,何金雄在赶赴火场途中,远在贵州老家的妻子发来消息,医院通知,医院,前往当地火车站进行人员防疫排查。
家里年夜饭做好了也没来得及吃,便匆匆返回了岗位。年迈的父母带着刚满3岁的小孩,等到夜里妻子黎月清才回家,家里将饭菜热一遍,一家人才算吃上了年饭。
你在抗击病毒第一线,我在应急救援第一线。
何金雄和妻子黎月清虽身处两种不同的职业岗位,却守护着一颗共同的初心,那就是保护生命健康和安全。夫妻俩在“逆行的战场”比翼齐飞,抗击疫情。
2月1日晚,火神山消防救援站党员突击队正在组建,从战斗编程、人员结构、业务岗位需要,站内需要一名通信员兼无人机飞手,何金雄了解此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请命,要求入驻火神山消防救援站。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做为医务人员同时也是党员的妻子对他说,家里的父母、小孩交给我,结婚以来,家里大小事哪一次不是我扛着,家里你就放一百个心,自己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们在家等你安全归来。
△//何金雄利医院及周边进行勘探
2月2日一早,何金雄就入驻了火神山消防救援站。
入驻后,何金雄立即协调站内通信线路的牵入,因通信岗位的专业性,他独立完成站内通信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保证站内的接出警、指挥调度视频、M基地台及办公等系统的正常运作,各通信系统按照一主一备的功能逐步得到了完善。
医院实行防疫管控,人员无法自由进出,单位内部情况难以了解,做为通信员,何金雄内心非常着急,必须要想方设法医院内部情况,于是主动与指挥员汇报,称医院进行图像采集,医院的情况进行熟悉。
医院联勤指挥部及相关部门的多次协调与沟通,等待了几天,终于取得无人机3个小时的飞行许可。
何金雄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飞行机会,凭借过硬的通信技能,操作无人机飞行了60余个航线,医院余张高清照片,并医院首个三维实景图,做为电子沙盘,各级指战员通过三维实景图,医院内部道路、水源及建筑结构进行了熟悉与推演,医院灭火救援预案奠定了基础。
2月19日上午,医院开展了首次消防灭火救援演练。何金雄与他7名队友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
因为站内人员有限,为应对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每名队员都必须要做到一岗多责。何金雄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站内各种洗消,医院内部熟悉情况,为医院转运灭火器材、张贴消防宣传海报。
在抗疫日记里何金雄写了这样一段话,“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火神山消防救援站驻勤的十几天里,这个布依族汉子始终勇立排头。
(来源:武汉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