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民居建筑文化特色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808/4443995.html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贵州平塘县、独山县交界的卡蒲河、六硐河河谷地带等地,其余散居在环江县内的水源、木论、川山、洛阳、思恩等乡镇,以及周围的河池、南丹、宜山、都安和贵州的惠水等县(市)。

毛南族居住大石山区,到处有石头,因此房基或山墙多用精制的料石砌成,用长条石制成登门的石阶,毛南话叫“突结”(意即石梯)。

毛南族人的居室为干栏式样,干栏内外山墙全是以木、石为构架,干栏的楼柱也是石柱,连门槛、晒台、牛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不少家庭在这些石制用品上都雕刻有花鸟鱼虫图案,既经久耐用,又美观悦目。

正面是用木头搭建的房门,建房时,住房的大小以门面间数的多少来区分,有三间、五间、七间、九间等;深度以每间使用桁条数量来分宽窄,有十三根、十五根、十七根、十九根等。

用十三根叫“檐十三”,以此类推。由于用“檐十七”规格建起的房子既通风透气,采光良好,是建房者的首选,而“檐十三”则因室内较窄,屋檐低短、通风条件较差,比较阴暗等缺点,因而选此规格的人少,除此之外,毛南族的房间一般是单数,因为大门要安在房屋正中,这样两头才匀称。

毛南族干栏石楼屋内布局得体,登石梯进门,便是厅堂,正面架设板壁,上面摆有用木板镶成花边状的小阁神龛,厅堂后面是泥地,以板阁为两间,是户主夫妻的居室,大门两侧也是厢房,用木板相隔,那是子女卧室和客房,厅堂后面的左侧是灶塘,另一侧存放家杂、粮食放在天楼上。

干栏一般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柴草以及其他杂物,门外有晒台。这样的建筑结构采光充足又可以防潮且结实稳当。20世纪80年代以后,干栏式建筑逐步淘汰,改修硬山搁檩式建筑和砖混结构的方盒式楼房,一般也是两层,也有个别经济较好的楼房修建3~5层高的。

毛南族是一个存在已久的古老的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怀抱,与山中的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同姓同族聚居,村落依山而建,多为1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最大的也不超过百户。勤劳质朴的毛南族人,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毛南族文化。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