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疫情渐退,独山各行各业早已复产复工,机器的轰鸣和繁忙的人潮给整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生机。而在独山麻万镇、百泉镇等县城近郊,田间地头也热闹起来,大家铆足了劲抢抓农时开展春耕,到处上演着近郊农村产业春来“俏”的忙碌场景。在独山县城北去十几公里的麻万镇花园村,富硒草莓基地里果香飘溢,整齐排列的大棚里,一颗颗鲜艳的草莓在郁郁葱葱的绿叶映衬下,煞是好看,让人垂涎欲滴;地垄间,不时能看到正忙着采摘的工人,看着即将送往县城的十几篮新鲜草莓,负责人艾礼凤喜笑颜开。“我们这里有33个大棚,总计22.5亩,种植的全是富硒草莓,从1月21日开始采摘,受疫情影响,关园了一段时间,最近才开始恢复,每天的出货量在斤左右。”艾礼凤一边准备出货,一边介绍起经营情况。她说,因为基地距离县城较近,草莓主要销往独山县城的水果店、蛋糕店。同时,每年11月到次年6月都可开放入园采摘。每逢周末,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有效促进了销售。“年初,该基地落户以来,陆续吸纳了社区不少贫困户到这里就业,每天的用工量在15到30人不等,每人每天务工收入80元左右。”麻万镇麻万社区党委书记蒋道勇说,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年,该社区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大户种植等方式建设草莓基地3个,共计余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群众就业难题。在草莓园采摘正忙时,独山县城南面的百泉镇尧梭村,黄文在自家的苗圃里“转悠”起来,查看苗木长势,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树苗生长情况,黝黑的脸上不时露出笑容。站在高处望去,余亩的苗圃随山势延绵数里,给山坡披上嫩绿的新装,十分壮观。“大家种的时候记得把树尖剪掉,这样有利于提高罗汉松的存活率……”才“巡”完山,黄文又赶到苗田栽起了罗汉松,手把手给工人们讲栽种的技巧。他说,今年的栽种比往年晚了半个来月,近几日来,他每天都雇佣了30来名附近群众抢抓农时,进行罗汉松栽种,每人每天工资70元。“我们附近这些寨子,好多人都是黄老板家的长工,不少村民还跟着学种起了苗木。”每年的这个时候,村民黎仕方都在黄文的基地里务工,已经持续了三四年。对黎仕方来说,每年农忙前这两三个月的务工收入,能补贴不少家用。“从我父亲开始,我们家就开始种植苗木,发展到现在,已经有0余亩,每年的销售额在万元左右。”黄文说,在父亲黄胤淞的带动下,周边从事花卉苗木培育的村民越来越多,还先后成立尧梭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尧梭花木种植产销协会。目前,协会会员人。其中,核心科普示范户50余户,协会会员花卉种植面积达0余亩,解决了当地余人就业。数据显示,目前尧梭村有余户农户参与花卉苗木种植,种植面积余亩,品种有桂花、红花榉木、紫荆等10多个品种,该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主要渠道。(文/图莫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