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群众的小肯定,是我的大收

年8月我有幸进入麻尾镇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作为一名新人,在短暂的办公室工作后,8月中旬接组织部的通知,我开始踏上脱贫攻坚道路。虽然之前有在一线上班(销售终端)的工作经验,但是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群体,我依然心里没底。

第一天周排长带着我进入三棒村村委办公地点,两层楼的小平房,前面是一块大操场,再往前面就是三棒村场坝,平平无奇的一个地方,心里没有太多波澜,没想到在今后的一年里却发生很多让我终生难忘之事。

去年的冬天,杨爱春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危房改造的新房里自己生火取暖,但是她不舍得把火挪到厨房,非要到楼梯间(楼梯间因为并不是全密封,相对要冷很多),得知原因是因为她怕把新房的墙熏黑。我就把事情告诉了他的帮扶干部——三中老师陆德保,陆德保老师愿意给老人买烧木柴的铁炉。因为需要排烟必须要弄烟囱以及排烟口,我找到老人的儿子,他拿上冲击转跟我一起开始了工作,由于墙体比较厚,打孔进展不是很顺利,看得出来老人的儿子做得有些费劲。

杨爱春老人在新房里

短暂抽了一支烟后又继续打孔,当打进去大概4公分左右,这时孔里开始不停地飞出来打碎的小砖砾,只听到老人的儿子突然惊叫一声“哎呀”,他就用手挡住额头这时我才发现他手缝里不停地涌出血,我赶快把他送到了村卫生室进行检查。

路途中他看出了我的窘态,为了缓解我当时的心理压力(虽然是意外,毕竟事由我起),他开始和我聊天,聊了我的工作,说谢谢我们下来帮他们做事,我当时心理有点乱,并没有太在意这些。这时他儿子和媳妇赶来了,简单问我原因后他儿子有些不满,他马上喝止。好在检查没有大碍,只是破皮,离眼睛很近但好在没有伤到眼睛,我才稍微松口气。

处理完之后送他回家,他也一直宽慰我,感谢我为他母亲做的事,他母亲和他大哥一个户口,他也没多少能力再帮助母亲和大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国家的脱贫政策下来,他很有感触,老母亲有了新房住,还有扶贫干部送床、送被子、送衣服,还有签约医生来探望,最低生活保障也让老人维持住了基本生活。

徐瑞健给老人送棉服

医院住院,花销多元,因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很高,最后只花去了多元,这些他都知道,很感谢我们这些扶贫干部,让我们不要担心他。

我这时才知道我们做的许多事情,群众都看在眼里,而且从心底里理解我们,给予我们莫大的肯定。

徐瑞健,麻尾镇工业园区工作人员,年8月开始在独山县麻尾镇三棒村驻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

编辑 徐涛

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