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这头,海那边。广州与黔南,一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一边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自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广州市从深圳市拿到对口帮扶黔南的接力棒,开始了一场情留云雾山、爱满都柳江的接力赛。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新征程上,纵然相隔千里,但是两地人民却心连心—— 在广州市黄埔区免费读书,还可以“报销”路费的“黄埔三都民族班”; 贵定生产的矿泉水被广州市民抢购,因为每购买一瓶水,贵定贫困村就获得一毛钱的捐款; 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白金喜,为支援贵州医疗事业,狠下心吻别年仅9个月的儿子,踏上了黔南土地; ...... 真情实意,用心用情,携手共进。黔南与广州,在祖国的大西南,书写着新时代山海同心奔小康的新篇章,把辉煌的业绩镌刻在黔南的大地上—— 六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7.63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年底的4.65%,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 医疗帮扶,在黔南开花结果 “太感谢了!想不到我是第一例手术,还是广州的白医生给我做好的!” 10月18日下午,来自贵定县的甘医院复查后,与主刀医生白金喜合影,笑开了花。 今年5月,贵定县48岁的甘光林不慎摔伤头部,导致脑挫裂伤伴颅内出血。经过白金喜主刀进行第一阶段治疗后,康复出院。 由于甘光林第一次手术后留有颅骨缺损,造成该部位脑组织力学安全保护问题,存在脑供血、脑脊液循环不足或障碍等反常性问题,同时还存在外形美观缺失问题。
年10月18日。术后复查,效果很好,甘光林(左)和白金喜愉快合影
9月27日,白金喜再次帮助甘光林进行“修颅补骨”术。整过术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颅骨外形双侧对称,不仅恢复了颅骨的屏障作用,而且外形跟原有的颅骨形状一样,恢复了美观,达到了“美与技术”的结合。
医院,医院医院病人病情
医院建院以来开展的首例颅脑手术,填补该手术的空白。 此前的年12月14日,在广州市南沙区驻贵定县工作队的协调下,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成为贵州省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支医院之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白金喜竟然和当地的群众可以畅通交流。从南沙区前来挂职的贵定县委常委、副县长荆茂团悄悄告诉记者,白金喜为了能和患者及时准确沟通,竟然在来贵州3个月之内,就能说、能听懂当地“贵普话”。 拨付资金、培养人才、带动团队、留下技术,这是广州支援黔南医疗事业最直接的方式。多年来,广州市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结合黔南医疗机构急需的儿科、产科、急诊、介入治疗、血液科等学科建设需求开展帮扶,致力提升当地医疗机构整体水平。截至今年9月,广州与黔南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指导,资金帮扶万元,双方互派挂职干部人次,开展业务培训人次,与黔南贫困乡镇共建5家“广黔同心”卫生院,将卫生技术人员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医疗行业组团式帮扶在黔南各地开花结果。 劳务协作,打通脱贫通道 “在家门口工作,不怕说话别人听不懂了!”10月18日上午,在荔波彩义文创实业有限公司做手工艺品的谢杨金、谢杨丽异口同声地说。杨家兄妹因为是瑶族群众,不会说普通话,无法在外面打工交流。 今年初,在荔波县人社局的帮助下,彩义文创公司老板欧云涛参加了广州市白云区与黔南荔波县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就业扶贫车间)小老板培训的机会,在广州彩道集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手工艺品技术和管理方法。
年2月18日,广州南沙·贵定县举办年“春风行动”劳务协作招聘会送别赴广州务工人员
今年5月15日,在广州白云对口帮扶黔南荔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欧云涛注册的荔波彩义文创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主要做发夹、胶圈、玩具、小摆件等,广州企业负责派订单并收购产品,我们只负责生产加工”,欧云涛告诉记者,经过5个月的生产,目前产品销量好,人工不够,还满足不了订单。 欧云涛说,他的公司已经在县城解决40多名贫困户和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他还将扶贫车间建设模式辐射到佳荣、黎明关、茂兰等乡镇,将来还要开发出多个就业岗位。 谢杨金告诉记者,他每个月的工资元左右,其妹妹谢杨丽的工资元左右,一家人的生活都可以解决了,老父母可以在家不用干活了。 欧云涛说,这5个月的销售额有42万元,每个月发放工资近6万元。“在广州白云区、荔波县人社局的支持下,我从一个迷茫的打工仔,变成了一个可以带领大家发展致富的青年,真的很自豪!” 广州市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帮助黔南贫困人口就业。目前,黔南10个贫困县均在结对帮扶的广州5 个区挂牌成立“劳务协作工作站”。6年来,广州5个帮扶区与黔南相关县共联合举办期劳务就业培训班,培训黔南贫困人口余人,帮助贫困户就业人,通过劳务协作,打通了农村群众的脱贫通道。 携手同心,六年减贫87万余人 “广州历来高度重视对黔南的帮扶,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产业扶贫等方面开展了深度交流与合作”。中共黔南州委政策研究室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科科长钟登奎说,广州对口帮扶的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种桑养蚕产业“桑园种植区域化,以户为主;桑叶收购市场化,以村为主;蚕房建设规范化,以镇为主;大蚕养殖工厂化,以企为主;蚕茧销售订单化,以县为主”的“五化五为主”模式比较好,既解决了当地群众资金不足、技术不强的问题,又解决了种了没人收卖不到好价钱等老大难问题,是一个企业与群众双赢的帮扶典范,“这种真帮实助的做法值得推广,产业强、民更富”。 贵定县委常委、副县长荆茂团说,作为一名来自东部的挂职干部,珍惜参与脱贫攻坚的机会,深刻学习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拼搏精神,学习当地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凝聚力。“当地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忘我的战斗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实现精准脱贫”。 据不完全统计, 年以来,广州市累计投入黔南对口帮扶资金13亿元,援建项目个,4万贫困人口受益;广州社会各界向黔南地区捐赠帮扶资金(含捐物折资)万元,共选派41名党政干部、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黔南州挂职和开展技术帮扶。培训黔南党政干部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次,为推动黔南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
广州市帮扶资金项目:龙里县湾滩河镇集中连栋标准化蔬菜和花卉种植大棚项目
据统计,近3年来,共有87家广东企业投资黔南,实际投资额达45.12亿元,直接带动1.76万贫困人口增收。这些项目推动黔南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广州黔南对口帮扶协作6年来,黔南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效。年以来,黔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7.63万人,贫困人口降至年的16.26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年底的36%下降到年底的4.65%;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脱贫出列,贫困乡镇全部摘帽;瓮安、龙里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年,该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年达元,该州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6%。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发扬高荣华
编辑胡蓉
编审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