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9件年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典型案例,铜仁法院一例入选。
目录
1.众买受人与贵州某置业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
2.王某与某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3.张某等89人与郑某、许某劳务合同纠纷司法确认案
4.昆明某商贸有限公司与贵州某购物连锁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5.郭某某与杨某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诉前调解案
6.赵某等人与贵州省某健身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纠纷案
7.吴某与李某相邻关系纠纷案
8.独山县基长镇某村村民委员会、独山县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与贵州某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
9.万峰湖镇某村31人与张某劳务合同纠纷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案
赵某等人与贵州省某健身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纠纷案——多部门联动化解纠纷助力企业“起死回生”
01
案情简介
年,贵州省某健身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在沿河县拟建游泳健身馆对外提供游泳健身服务,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方案,前后有近人因该活动与该公司签订游泳健身会籍申请协议书成为该公司会员,平均每人缴纳入会费元,涉及金额合计80万元。该项目拟建地点需在房屋主体承重柱上钻孔施工,房屋业主反对并阻止施工,且被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局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整改,导致该项目无法在合同约定期内提供服务。自年10月开始,在籍会员因无法享受游泳健身服务项目而纷纷要求公司退款,多人多次到有关部门集体上访,并同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认为本案涉及人数多,需要协调的部门也较多,从妥善化解矛盾、助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将此批案件推送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综治中心“多元解纷服务超市”采取诉前调解方式予以处理。县民商事调解中心委员会接到法院移交的案件后,及时向县委政法委汇报案件情况,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由县综治中心、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调解中心以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开展调解处理案件工作。经调解员耐心做工作,最终该公司负责人石某同意参与调解。调解员逐户联系会员,最终于年5月12日,拟出调解方案。又经调解中心等多方协调,帮助该公司合法合规整改到位,使该公司得以如期正常开业。至此,矛盾得以化解,公司得以起死回生。
02
典型意义
本案涉及人数多,金额大,又涉及营商环境相关问题,妥善化解意义重大。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综合分析案情的基础上,及时向县政法委汇报案件情况,由政法委牵头成立专班,采取专案专办,将相关部门纳入专班,合力化解系列纠纷,既充分考虑原告的诉求,又结合被告的实际困难,多方协调,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并助力公司正常运营,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原标题:《铜仁法院一例入选
贵州高院发布九件诉源治理工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