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独山县玉水镇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在玉水村新坝寨组推进镇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探索出了“四个三”建设模式,从加强民主协商、推进基层治理、整治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等方面,为推动全镇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新坝寨经验”。
三个机制,协商议事促民主。充分发挥党小组、组管委、网格员、联户长和“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机构的民主协商功能,多渠道强化群众主人翁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为建好示范试点打好群众基础。一是用好“党小组+组管委”民主管理机制。寨上全部12名党员组成党小组,村民选出5名群众组成组管委,推动党的建设和民主管理有机融合。二是用好“网格员+联户长”寨务管理机制。由村派出一名网格员驻组包保各项管理事务,并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要求由村民们选出8名联户长,建立网格员全面包保、联户长分片负责的管理网络,覆盖全组户人。三是用好“请你来商量”协商议事机制。依托寨上1名县政协委员,成立以致富能手、退休干部、党小组组长、村民小组组长、联户长、村警、网格员为成员的“请你来商量”9人协商议事小组,落实好“六议”和“六不议”要求。
三个融合,创新途径促治理。依托玉水镇“基层治理‘六小’工程”,推进德治、法治、自治深度融合和有效提升,夯实寨务治理基础,推进文明乡风培育。一是以“小公约、小民主”夯实自治基础。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发挥民主,集思广益,从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等方面制定有关村规民约,持续增强自治意识,有效提升自治能力。二是以“小服务、小调解”筑牢法治保障。着力培育党小组组长、村民小组长、人民调解员等一批“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服务,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做到矛盾不出组、问题不上交,力促和谐,共铸平安。三是以“小乡贤、小家训”凸显德治支撑。充分发挥17名优秀在外乡贤倾情回馈乡梓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树立关心寨上事务、乐于服务奉献的思想意识,着力营造“爱寨护寨、荣辱与共”的良好氛围,并通过一批先进典型的模范引领,深入开展家训文化提炼和家风民风涵养,有效弘扬良好风尚和培育文明寨风。今年经群众民主评议先后推选出各类示范户16户。
三支队伍,志愿行动促服务。根据群众个人兴趣爱好、家庭现状、发展实际等情况,组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展演、政策宣传、卫生清理、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志愿行动中,有效提高群众服务寨务发展的能动性和参与度,努力塑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户户展现文明风采的良好风貌。一是建好文艺志愿服务队。由12名喜好花灯艺术、善于文艺表演的妇女村民组成文艺志愿服务队,自行编创节目,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与花灯艺术、民间歌舞有机融合,在民族节日和重大节庆开展文艺表演,用“新坝寨歌舞”助推移风易俗建设和文明寨风培育。二是建好卫生志愿服务队。为长期保持良好寨容寨貌,12名群众自发组建了卫生志愿服务队,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巡查监督,做好垃圾清扫清运,引导全寨群众不断增强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意识和文明意识,着力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建共享文明卫生村寨。三是建好乡贤志愿服务队。结合在外工作、经商、创业等各类带头能人回馈乡梓、热心公益的情怀和意愿,组建有8名带头能人参加的乡贤志愿服务队,有效发挥这一群体视野阔、人脉广、资源多、善谋事、能干事的优势,引领更多乡贤能人出资出力参与各项寨务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各项“短板”和“弱项”,用深深乡贤情和拳拳公益心讲好新坝寨的“振兴故事”。
三个传承,丰富内涵促自信。一是走好教育兴寨之路。书香济世,忠厚传家,是新坝寨的立寨之本,家家户户重视文化教育,鼓励引导子女勤奋向学。二是走好团结兴寨之路。团结一心,携手共进,是新坝寨的兴寨之道。新坝寨属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氏杂居的自然寨,户群众长期和谐相处,全寨共荣共生,各民族各姓氏心心相印、守望互助,共同唱响了民族大团结、全寨同繁荣的新坝寨“振兴之歌”。三是走好商贸兴寨之路。以德经商,以诚贸易,是新坝寨的强寨之道。通过“以户带户、以户促寨”推动更多群众投身商贸发展,目前共有85户经商、办厂、创业,稳定带动全寨现有劳动力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
初审人员:甘婷婷
复审人员:吴梦舒
终审人员:张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