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用勤劳汗水拔掉多年穷根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

我叫郭冬梅,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村民。曾经,我家是仅靠耕种“一亩三分地”解决温饱的贫困户,现在,我们是被镇里评为自强自立示范户的“小老板”。

我和丈夫陆恩贵都是80后,因为文化不高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年经申请评议成为了贫困户。我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为了让两个孩子不走我们的老路,能够读书成才,我们一直没有到外地务工挣钱,始终陪伴孩子,努力给予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虽然评为了贫困户,但是我和丈夫都不是那种“等、靠、要”的人,我们坚信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前几年,我们村里号召发展种桑养蚕,参加农户可以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于是我们积极响应,立马加入了种桑养蚕的队伍,并将自家的10亩田地拿来作为桑蚕基地。 养蚕期间,我们夫妻二人起早贪黑,每天忙于采运桑叶、投喂蚕虫、查看长势、摘茧装袋等工作,不断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来之不易的“桑蚕产业”。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种桑养蚕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但由于我们家田地较少,养殖规模一直扩大不了,年5月,驻村干部得知我们蚕房紧张的难题后,立即联系协调,帮助我们借来了闲置的原小学教学点,作为蚕房扩大的基地。

同时,村里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鼓励大家种植板蓝根,参加种植的农户,不仅有免费的种植技术培训,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作“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此外,为了支持发展农村产业,独山农商银行、富民村镇银行等银行还针对种植农户出台了贴息和低息的优惠贷款政策。了解这些消息后,我们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报名参与种植板蓝根。板蓝根作为我们村里的传统产业,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当前市场火爆,每斤也由之前的0.5元飙升到1.6元,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对于销售问题,我们根本不用担心。

现在,给板蓝根剪枝、插苗、覆土、拔苗、去泥、捆扎……成了我们夫妻的日常,有时忙不过来,我们还会聘请周边的村民过来务工,除了支付他们每人每天元的工资,还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伙食。目前,我们已经育苗4亩万株,我大概算了下,全部卖出去的话,今年可以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幸福生活是靠勤劳汗水换取的。如今,通过不断的奋斗,我们家彻底拔掉了多年的“穷根”,过上了好日子,今后,我们夫妻还要更加辛勤劳动,管护好手中的桑蚕和板蓝根,努力挣钱,让两个孩子安心读书、健康长大,将来考高中、考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郭冬梅处理田地里的桑树

插苗

下种板蓝根

栽种板蓝根

郭冬梅在板蓝根地里进行覆土工作

扶贫干部给郭冬梅宣传政策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柏玉迪

编辑梁晓琳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