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基长镇的一家丝绸工厂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他们大多都是基长镇的村民,近年来,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就业了。
年基长镇通过重点招商从广西引进了一家发展桑蚕种植和加工的民营企业——贵州恒盛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以种桑养蚕为基础,从事蚕茧的收购、加工及蚕丝产品制造。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70亩。
据悉,该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飞宇―领航者”型自动缫丝机生产线10条,年可加工鲜茧吨以上,生产高档蚕丝被2.5万床,蚕丝附加产品5万件,加工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用蚕蛹吨,年销售收入达2.8亿元,实现年利润.5万元,创税.5万元,同时为本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余个。
今年37岁的白青花是基长镇的村民,她在恒盛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做着煮蚕的工作,她说:“我以前在江苏打工的,回来这里工作快一年了,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在家里工作很方便,我家里还有两个老人,有一个小孩正在读二年级,回家工作正好方便照顾他们。”
贵州恒盛丝绸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经理汪洋海表示:“我做这个行业有八年了,来贵州两年多,以前这里的老百姓没有养蚕的概念,我们发动老百姓养蚕,工厂回收,给他们增加一份收入。”
据了解,村民可从公司赊购桑苗,在收购蚕茧时再进行扣还;蚕茧由公司统一收购,统茧(蚕茧不分等级)保底收购价20元/斤(市场价高于保底收购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低于保底收购价时,按保底价收购),降低贫困户种桑养蚕的风险;公司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在每村都派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又在该村出资返聘2名种植户作为技术员。使得产业效益放到最大、风险降到最小。
截止目前,全镇9个村(居)全部实现村村有桑园,种桑面积达1.8万亩,每亩产值在0元以上,比传统经济作物亩均增收元,共带动户名(其中贫困户户人)群众参与种植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