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独山县人民政府网消息“大家手脚快点,那边还有几块地要栽嘞!”
“十一孃,分一些苗过来,我这边快栽完了!”
近日,春风和煦、天气晴朗,独山县秀峰村产业坝区上不时传来欢快地谈笑声。闻声望去,在一片搭满支架的避雨式种植田里,二十余名村民正手脚麻利地栽苗、浇水、施肥,抢抓西红柿幼苗移植。
“早上刚从广西把苗运过来,得抓紧了,等栽种完后,还得盖上避雨膜,才算完成前期移植工作嘞!”种植大户石明慧一边指导农户移植一边说道,他告诉笔者,今年,他计划继续种近亩的西红柿,管理好的话,亩产值在元以上不成问题,言语间信心十足。
由于南方西红柿的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水季节,容易诱发各类病虫害,影响果品和产量。近年来,从事多年西红柿种植的石明慧通过摸索,将传统种植改为避雨式种植,不仅大大减少了病害,而且产果量更高、品质更好、销路更俏,在给自己带来了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带动周边村民务工,为贫困户脱贫增收做出了贡献,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红柿种植能手”。
“从建设以来,西红柿基地是越做越好了,老板有钱赚,我们也有活干!”务工村民鄂光霞乐呵地说道,她告诉笔者,自己已经在基地干了三年的活,算是基地的“老人”了,每年一到栽种时节,她都如约而至,每天务工8小时,能有80元的工资补贴家用,鄂光霞对这份离家近的活计很是满意。
据该村村主任蒙泽近介绍,近年来,秀峰村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坝区产业调整,用好用活致富带头人,通过大户带动发展避雨式西红柿种植,让村民获得土地流转与基地务工双收入。当前,全村西红柿种植总面积约余亩,其中,由大户发展的避雨式西红柿种植约余亩,以元/亩的土地流转费覆盖全村余农户与贫困户,用工高峰期约带动周边80余人务工,进一步巩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根基。(独山县融媒体中心白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