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风尚。近年来,独山县把做好志愿服务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夯实志愿服务阵地,强化志愿队伍建设,不断凝聚志愿服务力量,织密文明实践网络,让靓丽的“志愿红”为创建文明城市持续注入生机与活力,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整合资源 阵地建设覆盖提升“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走进独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有志愿者第一时间在前台热情问候。随着书香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在中心图书阅览室内,氤氲书香芬芳弥漫整个书屋,室内清晰而柔和的灯光,照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书架上,来往的市民在书架旁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细细品读。“这里的环境很好,在县城中心来回也方便,而且图书种类齐全,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市民吴先生是阅览室的常客,越来越齐全的书籍,让他在闲暇时多了读书休闲的选择。“我们图书阅览室通过企业捐助、干部职工募集等形式收藏图书余册,内容涵盖党政历史、中外名著、名人传记、农业生产、少儿读物等类型。此外,还整合了城区文化馆、紫薇城学府一号图书馆、大戏楼城市书屋等场所,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不断夯实群众活动阵地,形成全民阅读新风尚。”县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文明实践服务科科长白荣佳说。据了解,独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年在国资大厦修建完善并投入使用,中心办公场所平方米,融合道德讲堂、图书阅览室、舞蹈室等服务阵地,实现一个场所、多种使用、形式多样的平台,为独山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创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提供更加有力的阵地抓手。此外,独山还整合八镇一街道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农家书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党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个;坚持“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理念,建设“文明实践+党群服务+社会治理”综合体,建成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5个;在布局分散、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利用闲置校舍、村卫生室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7个。通过一个个崭新的平台阵地,统筹了各类资源,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利用志愿服务、宣讲活动、惠民实事等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逐步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凝心聚力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您好,请佩戴好口罩。”“请注意前后间隔1米。”……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9月初,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廖金权看到网上发布的招募储备疫情防控志愿者公告后,他立即报名,在接受系统培训后,便穿着红医院、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多个核酸采样点,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他还被任命为各志愿服务点的总指挥。和廖金权一样,5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孟家珺也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一大早便医院之中,协助引导群众有序排队、测温。“我虽然退休了,但也还想和大家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为家乡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孟家珺说。青年志愿者廖金权、5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孟家珺只是独山众多志愿者的一个缩影,年,全县共有名志愿者,组成了支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来自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志愿者人数多了,队伍建设就成了关键。为扎实建强志愿服务队伍,独山认真策划、全面统筹,8月5日,独山县召开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独山”活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11月7日,独山县举行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独山”活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业务培训会……一年来,独山通过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培训。这一年来,独山聚焦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大力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水平,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队长、县委宣传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县直部门和八镇一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级志愿服务总队,组建了政策宣传、文明践行、法律普及、医疗健身等8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志愿服务队,整合行业力量和镇(街道)、村(社区)资源成立支志愿服务队,构建了层级分明、责任明晰、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1+8+N”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并定期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调度会,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一线倾斜,进一步传播新思想、培育新风尚、开启新生活。队伍建设好了,为让每名志愿者找岗位、定“战”位,集中“优势兵力”,精准投放力量,确保志愿者能够按需到位、就近服务,独山还全面强化志愿服务调度工作,按月制定志愿服务主题,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按照活动内容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调动志愿者积极性,鼓励他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让“志愿红”扮靓城市文明底色,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走深走实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及有效途径。在城区内各个主次干道路口,积极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对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在公共区域,主动进行清洁打扫,清理杂草、捡垃圾、铲除“野广告”;在群众家中,上门入户为基础病患者、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发放“防疫健康包”,开展防疫宣传和用药指导……放眼独山大地,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实践行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意识,提升文明素质,用行动温暖人心,凝聚起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微光可成炬。截至目前,独山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人,有志愿服务时长人,网上注册志愿队伍支,网上累计发布项目个,累计服务小时。广大志愿者用自己的点滴行动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让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化身无数微光,汇聚成时代暖流,涵养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接下来,独山将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志愿服务的主抓手,持续将群众的“微心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创新“精准点单”载体,建强工作队伍,健全考核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见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文明新独山作出新贡献。(李光云)初审人员:韦万利复审人员:吴梦舒终审人员:张明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