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种农忙季节,在独山县上司镇学庄村的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村民们分工合作,整理土地、盖膜堆肥的热闹春耕景象。群山环抱的学庄村,地平土肥、气候宜人,是一个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分红的多产业村。以前,全村余户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或以种植传统作物为生,辛苦一年下来,仅能维持生计,始终富裕不起来。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该村通过引进企业、动员本村养殖大户等,以“领头羊”带动种植的模式发展茶叶、芍药、连翘、辣椒、豇豆等产业。年以来,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参与分红产业发展至8个,实现全村贫困户户全覆盖。“我是土生土长的学庄村人,以前常年在外务工打拼,但收入依旧微薄,听说现在返乡发展种植产业有很好的惠民政策,我就回家发展豇豆种植了。”上司镇学庄村豇豆种植户岑龙荣说。积极响应号召的岑龙荣,去年从外地回乡,经过前期考察和学习,并在村委的牵线搭桥下,今年他正式走上了豇豆种植之路。“公司统一给我们提供免费的种子、技术指导,还解决了农产品的后期销售,我们只管做好种植管理,收益都是有保障的。”岑龙荣说,目前,他共投入30余万元流转了余亩地种植豇豆,待到后期,他还打算修建泡制酸豇豆的水池,自己进行豇豆半成品加工,增加收入,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如今,学庄村依靠优质土地资源,推动开展种植茶叶亩、芍药亩、辣椒亩、银杏亩、无花果亩、山桐子0亩等,各个产业的落实落细、发展壮大,使得全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全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同时,群众对清新空气、优美环境、整洁村貌等生活环境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逐渐凝聚。沿路走来,学庄村处处干净整洁、绿意盎然,一派秀美的乡村风景映入眼帘,全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环境也变美了,等添置好广场的健身器材后,我们老年人和孩子就能在家门口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了,幸福生活是越过越有味道咯,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学庄村桥头组村民岑起培笑呵呵地说,现在村里条条都是硬化路,还在原有3个活动场地的基础上,新增建设9个活动场地,覆盖20个村民小组。岑起培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他们村民小组还通过建立组管委、选举组管委委员等,让组管委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组内事务管理、扶贫政策宣传作用,形成良好的组内自治环境,还建立健了全组规民约、卫生制度等,“我们村现在建成组管委26个,选举组管委委员人,村民自我管理意识越来越强,村内环境越来越好。”岑起培自豪的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村民们个个自立自强发展增收,也都盖起了新房子、住上了小洋楼。如今的学庄村,破败落后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舒适安逸的居住条件、干净整洁的村内环境、越来越强的增收后劲,让全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近年来,上司镇学庄村按照全省产业革命“五步工作法”,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并举,推进全村产业发展,确保“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的同时,积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解决村寨环境“脏乱差”问题,做到“四治四有四清四化”。如今,村民们爱护公共卫生、美化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下步,我们将按照‘产业兴村、转变思想、扩大就业’的思路抓好工作,根据学庄村丘陵地带特点,因地制宜、实践总结,发展新型种植业提高群众收入。同时,通过‘志智双扶’工作转变群众传统种植习惯和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学庄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岑龙海说。豇豆种植基地一角岑龙荣指导员工覆膜群众在基地务工学庄村桥头组一角学庄村桥头组的优美环境群众打扫卫生充满欢声笑语的桥头组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柏玉迪编辑韦万利编审张明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