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做百姓爱戴的驻村人丨

我叫张灶荣,是独山县下司镇新同村驻村干部,驻村工作以来,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的就是实现我心中的一个愿望,那就是不能愧对组织和乡亲们对我们的信任,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一个百姓爱戴的“驻村人”。   我是分配到独山县下司镇新同村巷寨二组,驻村工作以来,我为寨子申请落实了6户危房改造,3户移民搬迁,寨内串户路硬化平方米,寨内活动场地一个,寨内文化宣传上墙。

张灶荣到群众家中帮忙建房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难题,也收获了很多喜悦。   在新同村巷寨组,两间两层的平房已成为大多数农户的标配资产。香猪养殖创业能手刘廷金却始终住在透风漏雨的老房子中。   刘廷金与妻子两人白手起家,仅仅两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占地约平方米的香猪养殖基地,饲养香猪共头,其中母香猪30头,已然成为了当地的香猪养殖大户。然而他们所居住的房屋还是瓦房,同村的居民多次建议他先把平房盖起来,他却说,“先立业,再建家,这就是我的想法,你们不用劝我了”。

张灶荣到群众家中帮忙建房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眼看着两个儿子慢慢长大,他也想有个漂亮的房子住得踏实舒心。刚好,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我帮他向政府申请了危房改造,获得39元的资金补贴,刘廷金一家人现已入住新房。   刘廷金还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学习,与当地饲养香猪的农户交流经验,将养殖场越做越大,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修通了产业路,效益日渐提高。   现在刘廷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一些安徽、江苏的老板都会过来向他大量购买香猪。

描绘文化墙

刘廷金说:“外地老板一笔订单都是购买头以上,自己的规模还达不到,但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变,一定能越做越大。”     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刘廷金的精神,也值得我学习,我将持续的为他做好指导,帮助他们一家早日奔向小康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

编辑齐青杨

编审杨仪王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