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敏县委组织部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这句话出自刘昼的《刘子·卷九·利害》,大意是,高明的人见到利益就懂得思考到它的难处,而愚蠢的人一看到利益就不管不顾去争夺,考虑不到可能因此遭受的祸患。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告诫世人,不当之利不可取,要有危机之感、慎独之心,在诱惑面前做一个“智者”。联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围猎”“陷阱”,有多少干部“见利而忘患”,识不破迷障,忍不住伸手,最后“眼前无路想回头”,只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有人为了“利”,劳民伤财。政绩是评判官员的重要标准,可这政绩,应当是踏踏实实、清清白白的,应当是真正为民办事、为民牟利的,有的官员却为了“工作总结”好看,“创新型工作”亮眼,满足自己好大喜功和树立形象之“利”,为加官进爵铺路,便不顾本地实际,不做调查研究,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结果必然是劳民伤财。贵州省独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原县委书记却举债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透支了本来应该真正用在民生上的开支,产生了巨大的浪费,衍生出大量贪腐行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纪国法是严肃的,到底是干事创业还是哗众取宠,最终都会得到公平的审判。
有人为了“利”,为虎作伥。老百姓常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干部掌握一定的公权力,权力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有些干部却看不到权力的责任、风险和压力,一心惦记着权力带来的甜头、油水,在觥筹交错中混淆了公私身份,罔顾党纪国法,轻易突破规矩,大搞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有的放纵、包庇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有的利用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投资富集的机会,趁机啃食人民财富,等等,全心全意谋求金钱之“利”,防线全面失守,最终免不了栽大跟头。
有人为了“利”,徇私舞弊。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特权思想,热衷搞特殊化。作为党的干部、人民公仆,不想着如何为党工作、为民造福,而是整天想着如何谋求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之“利”,想着家人如何出人头地。纵容家人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谋取私利,搞“裙带腐败”、“衙内腐败”。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兄弟一再叮嘱,“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家风正,家庭才会长久兴旺,家风不正,遗祸无穷。
为“利”头破血流的例子还有许多,一些干部不是不明白“见利而思难”的道理,为何仍频频中招?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侥幸心理作祟,认为“天知地知”,他人“中枪”,自己未必“中弹”;二是麻痹思想作怪,认为是人之常情,久之见怪不怪、贪念愈盛;三是自我感觉良好,发展顺风顺水,前途一片光明,便“春风得意马蹄疾”,如同摄入过量的糖,发展到向不该尝的“甜头”大开欲望之口,最终带来的只有无尽的“苦头”。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下一句是,“思难而难不至,往患而患反生。”提前想到灾难的人,灾难不会落到他的头上,忘记了祸患的人,反而会遭遇祸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关键是提高觉悟、常省己身、防患未然,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觉悟高了,自律意识强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正所谓“人能克己心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