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泗亭村养好扶贫兔齐奔致富路天眼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https://m.39.net/pf/a_6560751.html
“这只兔子的肉头明显比几天前更肥了!”“这只兔子的毛色好像也越来越鲜亮了!”8月19日,独山县麻尾镇泗亭村冗上组的一座肉兔养殖场里,几个工人正在忙着查看兔子们的生长情况。   养殖场四周青山环绕,绿意盎然。走进养殖场,只见饲料房、消毒室、办公室、员工管理室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一排排兔舍里,一只只兔子正在欢快进食,舍内舍外干净整治,井然有序。   独山县市场监管局驻泗亭村第一书记何可志向记者介绍,这是村里的肉兔养殖基地,从年底开始运营,现有种兔只。目前,首批肉兔余只养得白白胖胖,即将于8月底出栏。现在的泗亭村由原来的老村泗亭村和播纳村合并而成,其中播纳老村产业基础更差,发展底子更薄,是个深度贫困村。这一带土地稀少,地处偏远,除了水稻、玉米等传统种植外,基本没什么像样的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泗亭村尖刀排和村两委科学谋划,努力探索,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优势,用足用活各项扶贫政策,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选取肉兔养殖作为主导产业,蹚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记者在养殖场里看到,一名小伙正在兔舍里一只一只地挨个检查兔子。何可志介绍,小伙是村委会副主任何道宽,主抓产业发展。同时是村里平台公司“独山县远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负责着养殖场里的一切管理事务,是全村有名的“兔管家”。   一提起这些可爱的兔子,阳光帅气的何道宽娓娓而谈。从肉兔养殖的育种、配种、接生,到育肥、疫病防治等很多技术要领,他都能做到“心中有谱”。   何道宽说,选择肉兔养殖作为村里的主打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大家心里还是挺有“底气”的。   村里最大的“底气”,来自被独山人民称为“齐孃兔肉”的本土企业“贵州黔旺风味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历经多年发展,已培育出养殖、培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生产的“五香兔丁”“陈皮兔丁”“泡椒兔丁”“手撕兔”“长寿兔”“酸枣兔”系列兔肉产品走进了全国各大超市,遍布各大机场和各大旅游景区,年产值达多万元。“齐孃兔肉”不仅为村里的肉兔养殖提供技术培训、管理指导等帮扶服务,还通过生产订单进行保底收购,全面解决了产销对接问题,让大家吃上了“定心丸”。目前,市场上的肉兔产品供不应求,这让村里对肉兔养殖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了信心。当然,村里对肉兔养殖的“底气”还来自于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持。村里将养殖基地选择在冗上组时,得到了该组群众的大力支持,乡亲们以“集体土地入股”的形式帮助解决了养殖场多平米的项目用地问题,让组上37户人一下子变身股民参与发展。村里还通过活用国家政策,以“扶贫专题资金量化入股”的形式解决了发展资金问题,并对全村66户人贫困人口实现了产业全覆盖,让肉兔产业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兔”。   何道宽说,村里在依托“独山县远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建设村级肉兔养殖基地的同时,还根据群众的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采取发放兔仔让群众领养代养、由公司收购商品肉兔的方式带动群众参与发展,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和带动散户养殖。第一书记何可志则说,这一带动形式能充分把群众的闲置房盘活起来,群众只需在养殖管理环节进行劳力投入,由平台公司以技术服务、保底收购予以发展保障,逐步形成“基地养殖+大户养殖+散户养殖”的肉兔产业发展格局,最终实现扩大养殖规模、增强产业后劲、扩大增收效果的发展目标。该村更哈组50多岁的肉兔养殖大户陆义忠,曾当过村干部,思想活络,敢想敢干,虽然不是干村,但总是常常想着为村里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听说村里要培育肉兔养殖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发展肉兔产业,他毫不犹豫地于年4月开始了肉兔养殖。   为了帮助陆义忠好好发展,村里于年为他申办了小微企业,并获得了4.5万元的小微企业补助,坚定了他的发展信心。陆义忠抱起一只胖乎乎的肉兔,笑盈盈地说,他挺喜欢这些兔子的,每天和它们呆在一起觉得十分有趣。陆义忠一开始也担心技术方面的问题,但“齐孃兔肉”常常会派人到家里来及时指导,村里平台公司也随时提供着各方面帮助,加上陆义忠十分喜欢学习和琢磨,才一年多,他就掌握了不少关键技术要领,兔子养得也越来越顺手。   何道宽十分赞赏地说,陆义忠是村里几个肉兔养殖大户中的优秀代表,他家现有肉兔近只,一年多就售卖了15批余只肉兔,不仅很快收回了成本,还净赚了6万多元。陆义忠家里共7人,他在家养着肉兔,3个孩子在外务工,“我家的日子呐,过得越来越红火!”   左邻右舍看到陆义忠养兔成功,十分羡慕,也想养殖。陆义忠表示,他愿意无偿提供技术指导、种兔供应等帮助,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共走致富路。   麻连组贫困户何星友和妻子都已年近六旬,在家照顾两个孙子,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今年初,想到儿子儿媳挣钱不容易,何星友就想趁着身子骨还硬朗,打算找个门路挣点钱贴补家用。看到村里几个大户的肉兔养殖效果不错,何星友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于今年4月从村里领回了20多只兔仔,开始了肉兔养殖。三个月下来,何星友觉得这肉兔养殖还比较靠谱,打算着把家里的空房子全部利用起来,计划再多养一些。目前,何星友的首批肉兔就要出笼售卖了,他抱起一只浑身雪白的兔子,一边轻轻抚摸,一边高兴地说:“这兔子越长就越好看,越看就越让人心里欢!”   用心养好“扶贫兔”,协力共奔致富路。在一片令人欣喜的兔子欢声中,一个产业兴旺、自信向上、和谐文明的“美丽泗亭”崭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     村级扶贫产业的培育十分困难,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更是不易。泗亭村因地制宜,依托政策,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应群众发展需求的产业发展新路,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群众发展。这一切,得益于泗亭村党建工作的创新。该村于村党总支之下设立了合作社支部,将党组织建到了产业链条上,增强了村级党组织对产业的规划指导和发展推动,为全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体系注入了崭新活力。在主导产业肉兔养殖初具雏形之后,泗亭村跟进发展了近只的生态鸡项目,初步形成了稳定发展的养殖业态,今年初,村里又瞄准种植业,引进龙头企业推进发展了樱桃、珍珠李、罗汉果等种植项目近亩,在全村范围内建立起了种养一体、整体推进、充满活力的村级产业发展格局,为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助力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高荣华通讯员李启发编辑施昱凌编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