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块变大块,更方便发展。”说起如今的农田,独山县上司镇筹洞村村民莫元东十分满意。作为村里的水稻种植大户,莫元东很早就有想法要进行规模化种植,但由于以前村里的土地较分散,无法进行机械化种植,所以他一直没能扩大种植面积,这可让他直发愁。年,独山县将筹洞村所在的筹洞大坝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筹洞大坝实施土地平整,并建设机耕道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经过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后,筹洞大坝基础设施完善,土地更平整。经过改造后,筹洞大坝不仅基础设施完善了,原先分散的小块农田也变成了“大田”,有效解决耕地面积分散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经过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后,筹洞大坝基础设施完善,土地更平整。农田一经改造成“良田”后,莫元东的种植面积一下就由原先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多亩,还用上了翻犁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莫元东正在用农用机械翻地“现在都是用机械化种植,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莫元东说,明年他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多流转土地,把种植面积发展到多亩。另一边,在距上司镇30多公里外的麻尾镇南门村,工人们正抢抓工期修建排水沟渠,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麻尾镇南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以前这片农田排水设施不好,一到雨季就会被淹,影响收成,群众也迫切希望能改造。”独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岑遗海介绍,麻尾镇南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余万元,共改造农田面积0多亩,主要包含机耕道与排水沟渠建设。项目于今年年初动工,预计12月底完工。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独山县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小田”变“大田”,“农田”变“良田”,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群众劳动生产成本,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独山县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为副指挥长,统筹协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麻尾镇南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同时,以亩以上坝区为主阵地,抓好项目实施,完善坝区基础设施,推动坝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如今,独山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覆盖59个坝区。在建设过程中,更是充分遵循镇村及群众意愿,项目选择建设范围时先征求镇村意见,优先照顾镇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配合产业发展建设农田基础设施。通过近几年的项目建设,目前独山县46万亩耕地中,有24.18万亩都已经获得基础设施项目覆盖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毕文君编辑王小婷二审杨韬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