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贵州这个小县城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

今天,在多个网络平台,亿这个字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而且这件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独山县。

原来是独山县当地某些官员为大力发展当地,开始修建水司府堂。该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楼高99.9米,进深米,共24层的大型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水司楼”。

(图:贵州日报)

据了解,该楼建成后,将有望申报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是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二是世界最高水族、布依族、苗族民族元素建筑;三是世界最大牌楼,跨度41米,高28米。

原本水司楼将会带动独山县的旅游发展,毕竟这是一个集会展博览还有旅游住宿为一体的建筑,但是好景不长,因为负债的原因,水司楼于18年的时候其实已经差不多完工了,由于当地原因以及没有商家入驻,即将完工的水司楼不得不成为烂尾楼。

一栋景区大楼,瞄准3个吉尼斯世界纪录,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人们也不得不“佩服”当地官员的“雄心”

(图:中国新闻周刊)

为了政绩,原县委书记潘志立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情况,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潘志立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进行逮捕,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事实上亿里,水司土楼目前只烧了其中的两亿。另外有大量的烂尾项目,才是少了亿破产的真正原因。比如最典型的“独山、香港科学城”,2亿,独山大数据中心,10亿,贾跃亭法拉第科技有限公司,万,盘古庄,56亿,独山大学城,20亿,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亿(应该没有都花),还有县政务大楼,万。

今日由于事件的逐渐扩大,独山县政府也发出了回应。

新京报评论也指出这次事件是一记沉重的警醒:在地方脱贫攻坚、经济开发过程中,必须进一步通过制度刚性管住“一把手”的权力任性。在行政决策方面,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本就是法定程序。让法定程序真正硬起来,起到制约和监督的作用,不再只是“稻草人”,地方层面该有更实在的举措。

诚然,地方经济发展经常需要招商融资上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是当地官员个人私欲还是立足民之所需,也只有他们个人才能清楚。

有的官员为了扶贫永远冲在第一线,为民所想,有的却打着扶贫旗号满足一己私欲,也希望这些干部能真正为贫困群众谋福祉,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