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去哪里看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620/4642811.html
贫困县是如何将形象工程“大搞”起来的?
潘志立是贵州引进的12名优秀干部之一,初到独山担任县委书记,大刀阔斧发展独山县域经济。然而,主政不久,就忘记了来时的初心和使命。在他的主导下,为了政绩,潘志立不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08月07日新浪新闻综合)
引进干部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脱贫,来到弄了没两下,就内部住寂寞大搞起形象工程来了,到这会应该说“初心”是没有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贫困县,是如何将形象工程“大搞”起来的?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起作用,将形象工程“大搞”起来亦不例外。
经分析不难发现,作为一个贫困县的父母官,不搞脱贫大搞形象工程,肯定是初心迷失,使命感不强,理想信念丧失的缘故,所以才不按规定动作行事,才敢于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置若罔闻,才另搞一套。
大搞形式主义务虚不务实是有代价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导致脱贫攻坚工作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债台高举也会使得贫困县更爱贫困,最后失去的当然更是民心。
另外,之所以不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而大搞形象工程,不仅仅是政绩观在作祟,更是官僚主义个人权力膨胀的体现。试想,他这么搞群众以及下属肯定不满意,但像他们这种官迷心窍财迷心窍的人是不会顾惜他人感受的,更不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还会对持反对意见的人实行打击报复,容不得他人扯扯袖子,更不会揽镜自照,所以在大搞形象工程的路上才会一意孤行,且越走越远。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忘记了初心、丢掉了使命,不仅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个人权力膨胀,更监督乏力造成的,如果做到坚持民主,经常听一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经常下基层多听听老百姓的呼声,时刻揽镜自照是不会在大搞形象工程的路上越走越远的,即使有这种念想也不会“大搞”起来,因此自省很重要,接受监督同样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