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3248.html
他是农业战线上的“老兵”,38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是“抗疫”一线上的“新人”,始终冲锋在前,不惧危险、逆行而上。他就是独山县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吴师磊,现任贵州省科技特派员、高级畜牧师。
今年56岁的吴师磊是独山农业战线上的老同志,一直以来,他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兢兢业业、不骄不躁,在基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中,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先进个人”,省农业厅“全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省人事厅、省科协“贵州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表彰、记二等功一次,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表彰,黔南州委组织部“优秀党建扶贫先进个人”表彰,政协黔南州委“优秀政协委员”荣誉表彰,州人民政府“优秀科技特派员”表彰,黔南州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奖”等十多项荣誉表彰。
虽然在农业战线上资历深厚、满载荣誉,但在年,吴师磊却突然开启了一个新的身份,成为了“抗疫”一线上的一名“新兵”。
年1月下旬,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呈现蔓延,省政府发布了全省公共卫生一级应急响应,独山县委县政府迅速响应落实,明确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黔桂边界的麻尾新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工作,在单位的统筹下,吴师磊被安排到卡点值守。
接到电话通知时,正是大年初四晚,看着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场面,想着自己的一把年纪和寒风呼啸的值守环境,吴师磊有些许犹豫,担心自己年龄大了,身体条件不适合24小时的“三班倒”式工作,怕会影响到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单位的工作形象。但这一想法刚在脑海里出现,他就立刻“斥责”起了自己,“单位里年轻的同志都去驻村扶贫了,事关国家发展、群众安全,正是最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发扬老同志带头作用的时候,自己怎么能够退缩呢。”想到这里,他立刻对着电话应允了下来,领取了自己的值守任务。
当晚,吴师磊简单收拾了一番,就在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与同事们启程前往新寨卡点值值守。寒冬的天气总是格外难捱,来到新寨的第二天,吴师磊与同事就遇到了农历“大寒”,连日寒风刺骨、阴雨连绵,再加上他值守的是深夜零点至八点的班,更是让他感受到了值守的不易,每次清晨同事前来换班,都能看到摆放在道路旁的办公桌上盖着一层薄冰。虽然大家都为年纪较大的吴师磊感到担忧,纷纷表示愿意与他替换,但他总会反过来安慰大家,打趣着说:“在零度以下通宵值班而不感冒,也算是帮他锻炼了体魄、增强了体质”。
麻尾新寨卡点是贵州南大门,车流量大、人员多、情况复杂,工作量十分巨大,为了守好防疫一线,检查卡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分组轮流值班。
工作中,吴师磊每天都和同事们携手并进,对进入贵州的所有人员进行扫码检查、登记、询问、体温检测、车辆消杀等。虽然工作繁复,但大家总是严肃认真地坚守在岗位上,严防死守南大门。在这样的“三班倒”工作中,吴师磊从年1月29日设立卡点的第一天,一直坚守到2月22日凌晨接到上级拆除卡点的通知时。
这25天中,他认真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卫生要求操作,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没有迟到早退过一次,他坚持在防控岗位上,与同事们一道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树立了良好的独山乃至贵州抗疫干部形象,也为年轻干部树立了榜样,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卫贵州南大门和保护独山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熟悉的农业工作岗位上,吴师磊忠诚勤勉、精益求精,付出了一生的精力;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吴师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同志率先垂范、奋勇担当的优秀品质,无论身处任何岗位,无论是“新手”还是“老兵”,他都立足当下,不骄不躁、尽职尽责,倾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全部的力量。
通宵值班后的吴师磊
新冠肺炎抗疫值班小组团队,右二为吴师磊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韦万利
编审张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