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黎西祥,是奋战在基层卫生战线上的一名医疗服务工作者,也是独山县百泉镇凤汝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28年来,我始终用医者仁心默默地守护一方患者生命,用真情奉献传递人间温暖。
我的村医生涯还得从年说起,那年县里开办了一个村医培训班,我当时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为期一年的培训课程里,我系统地接受了内外妇儿科、中医诊断、人体解剖、生化病理、中医针灸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医疗技能培训。培训班学习归来后,我来到了村里的卫生室,穿上了白大褂,背上了药箱,奔走于凤汝当地的各个村寨,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工作中的黎西祥
在看病过程中,大家都说我为人谦和,很有耐心,病也看得好,于是就成了乡亲们大病小痛后第一个要找的人,一年下来能有两三千人的诊疗量,诊疗服务覆盖了凤汝老村及周边村寨,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和认可。这时候,我的梦想也由最初的走出大山改为下定决心扎根家乡,为乡亲们服务一辈子。
董埂组的石开丽是我其中的一名患者,刚41岁的她患肾终末期综合症已三年,每周要上县里透析两三次,她74岁的婆婆也患了近十年的冠心病及脑梗塞,一家7口人全靠丈夫一人挣钱支撑。看到这一家人的生活境况后,我十分担心,于是我下定决心,不管多忙,每周都要抽时间上门探望一两次,对她们婆媳二人进行生活、用药及康复上的指导,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一家人鼓劲打气。
黎西祥入户问诊
年以后,依托国家政策支持,我所在的凤汝村卫生室通过改扩建和添置系列设备,诊疗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设备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我怎么能拖后腿?为更好的开展医疗诊治工作,我不断上网查阅书籍,充实自我,于是很快掌握了信息录入、资料查阅、诊费查询、网上结算等现代办公技能,逐渐成长为一名颇具时代气息的新型乡村医生。
黎西祥在给老人看病
现在,我通过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政策宣传、医疗转诊及康复指导等工作,对新凤汝村多人实施了医疗服务全覆盖,并逐渐将我的卫生室建设成了凤汝一带的“健康医疗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在为村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同时,我还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积极与老凤汝村所有贫困户签定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所包保的户人签约服务对象里,目前已经履约人。
栉风沐雨悬壶济世二十余年,虽是扎根边远山乡,但我却始终保持一颗医者仁心和一副古道热肠,以献身卫生事业的用初心与梦想,把党和政府医疗保障的政策阳光持续照亮千家万户群众心房,为他们的健康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宇 整理
编辑 黄昕蕊
编审 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