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为群众办实事丨独山县井城

我叫黎敬荣,年2月,受组织委派,我到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井城街道城西村驻村,担任脱贫攻坚尖刀排排长。

城西村是个城郊的非贫困村,由于接近城区,基础设施相较其他村而言较为健全,村民接收信息渠道较多,思想素养较高。未到城西村前,我认为贫攻坚工作一定很好开展。

黎敬荣(左二)与同事们为群众送修房补助

但是当我真正进入岗位后,现实情况给我重重的一击。由于脱贫攻坚前村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全面,且不少村民信息接收渠道较多,大家感觉不到脱贫攻坚政策中带来的实惠与变化,因此不太理解脱贫攻坚工作,满意度较低。   发现了症结,我结合实际情况,把提高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两年来的工作中,有一件事让我最为记忆深刻。   年初,在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查缺补漏过程中,发现降纳组陈声福户、兴湾寨组莫远才户,因年初自然天气原因导致房屋存在透风漏雨情况。我与住建局对接后,相关领导也到现场查看,确认了房屋需要修缮,但年已经无危房改造项目,无法通过该项目来申请资金建设,只能想其他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黎敬荣(右二)将修房补助送到群众手中

住房是生活的保障,群众的切身需求厄待解决,所以他们先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的办法对房屋进行维修。但是对于普通农户而言,几万块的房屋修缮费不是一笔小开支,虽然房屋修修好了,却债务压身,每次见他们都是愁眉不展。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帮他们解决好这个事情。   为此,我与城西村帮扶单位县政法委沟通,传递陈声福、莫远才户需要帮助的信息,政法委决定资助陈声福、莫远才每户1万5千元;同时,我与县住建局多次沟通,了解到可以为他们申报因灾受损房屋维修项目。     前前后后跑了几次,最终在我的协调下,陈声福、莫远才的房屋不但修缮完毕,也还清因此产生的债务。每次见到他们在明亮的房屋里面开心的笑容,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宇整理

编辑胥芬芳

编审王璐瑶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