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海花草产业领头羊潘文春年产值17

“这一批货,这两天要发往台湾,总共六个货柜36吨,每吨美金……”在位于独山经开区的独山春禄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潘文春一边查验货品,一边介绍生产情况。

与海花草打了十余年交道,不管是种植管护还是加工销售,潘文春都了然于胸。他说,干起这一行,算是子承父业。

潘文春出生在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这里海拔高、土地湿度大,非常适合海花草的生长。潘文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从事海花草的收购工作,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一团团毛茸茸的“小野草”,在潘文春心里生长、发芽。

年,在外务工的他回乡创业,从开始的零星收购到成立海花草加工厂,再到获得自营出口权,10年时间,潘文春与乡亲们携手共进,将小小的海花草作出了大文章。

潘文春的家乡紫林山村,全村海花草种植面积达到达亩,覆盖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海花草已然成为紫林山村主导产业,不少村民靠“种草”脱贫增收,一提起“潘老板”就竖起大拇指。

“潘老板从不亏待我们种植户,每次来收海花草都是真金白银,现称现结,从不拖欠,大家心里很踏实。”贫困户吴光美在潘文春的动员下种了2亩海花草,每年创收多元。她说,海花草易种植、好管理。收益高,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海花草。

“种不种得活,卖不卖得脱,划不划得着,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潘文春说,为了鼓励群众参与海花草种植,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由公司建立种植示范基地,干给群众看、算账给群众听,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引领,自发参与种植的群众越来越多。

目前,潘文春已经在拉林村、花园村、本寨村等地建起了6个总面积余亩示范种植基地,辐射带动独山县海花草种植面积达到余亩。

在潘文春的生产车间里,筛选、分级、包装,各项工序有条不紊,30来个工人忙得不亦乐乎,包装好的海花草整齐码放,散发着淡淡的草香。

“海花草属天然植物,是种植蝴蝶兰和各种兰花最理想的天然植料,产品主要出口出品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等国家,年,我们的产值在万元左右,今年市场行情好,产值还会更高一些。”潘文春说,除了线下批量销售,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小包装线上销售,“两条腿”走路,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10年专一业,潘文春的公司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农产品研发、种植、检测、加工、配送、批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开发管理企业,先后获评“黔南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黔南州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成为独山海花草产业的“领头羊”。

吃水不忘挖井人,事业有成的潘文春在发展壮大海花草产业带领群众脱贫增收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回报乡梓。

仅年,潘文春的企业先后向独山百泉镇旗山村、麻尾镇兴隆村等捐资、捐物10万余元,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助力脱贫攻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莫宇肖布奎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