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与开身残志不残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与开,男,布依族,58岁,群众,独山县麻尾镇南门村普上十一组村民,年被纳入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贫困户,多年来,身残志坚奋斗的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年,在外务工的他在一次爆破事故中双手不幸被炸伤,虽经抢救脱离了生命的危险,但两只手的腕部以下全部截去。在遭遇人生的变故,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于面对挫折,开始自己创业之路。   曾经种过烟草、培过苗圃、栽过石斛、搞过养殖.....何与开没有因残疾而自卑,只要是他能做的,他都是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用他那残疾的双手战天斗地,谱写了何与开式的脱贫事迹。

年起他开始接触养殖,当年引入了50多头仔猪。因缺乏养殖经验刚开始时接连死了5头,为了能保住剩下的40多头仔猪,他到各兽医店咨询养殖技术,请求有经验的医生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得知是饲料配比出了问题,还给他调整好了合理的饲料搭配,最后40头猪顺利出栏。这一次的成功让他信心倍增,他知道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有回报。

年,何与开听朋友说罗汉果这种中药材在市场上价格不错,价格稳定,市场需求量也很大。经过一番考察并与家人的协商后,他孤身一人义无反顾到广西桂林去学习罗汉果种植技术。年他开始在自家自留地种植罗汉果,并一举种植成功。   创业成功的他,通过扩大种植,成为当地的种植大户,充分发挥了自己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为组上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群众到他基地务工,每天能增加元的收入,一年能带动务工50人左右。

何与开积极向周边群众传授罗汉果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年带动南门村及周边村组利用闲置的土地种植罗汉果余亩,亩产值元,带动群众每亩增收—元,带动就业余人,直接促进余户贫困户大幅脱贫增收。   他与南门村委会展开协商合作,年南门村建起了罗汉果加工厂,在他的带动下引进收购商到南门村租赁工厂,收购罗汉果,南门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何与开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身残志不残,只要敢奋斗,同样可以回馈社会。”他就是新时代脱贫攻坚先行者、领路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维维

编辑唐怒娇吴传娟

编审刘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