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群英谱始于心践于行把实事

赵明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yuyue/
在下司镇北盛村,有这么一位驻村干部,在他驻村的三年多时间里,始终坚持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沉下身子用心倾听群众声音,用情解决大家诉求。修通村组道路、改造人饮工程、搭建信号基站、安装太阳能路灯……这些看得见的一件件事实,都办到了群众“心坎里”。提起他,群众都为他点赞!他,就是独山县民政局派驻下司镇北盛村第一书记陆开鹏。年5月,陆开鹏主动请缨到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工作,3年多时间,陆开鹏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尝到了工作的苦涩与甘甜,他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无怨无悔。“驻村对我来说既是一次锻炼,最重要的是能够近距离履行‘民政’为民的职责,觉得非常有意义!”为民服务始于心,践于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强班子树新风 打造群众效率服务兵“当我来到村里的时候,感觉村支两委的干劲不是很足,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也不是很强。”这是刚驻村的时候陆开鹏对村委班子的第一印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党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责任,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党的“窗口”,更是党在群众中形象的具体体现。陆开鹏意识到,必须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这一强基固本的工作。他认为,只有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服务能力和实践本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陆开鹏决定主动带头加强学习,给村委班子树立新风,他常常组织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谈话教育,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以强化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增强了北盛村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吸引力、组织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自从陆书记驻村以来,村干部的精气神、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度也更高啦”。下司镇北盛村尖刀排办公室主任胡寅宾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年,在全县“七一”表彰大会中,北盛村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北盛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明显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解决了诸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规范了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陆开鹏与同事探讨工作组织开展党组织会议改造人饮工程 解决百姓民生难题北盛村位于下司镇北部,村内辖原老村41个自然村民小组,现合并后共有17个村民小组,截至年,全村总人口户人。由于村内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地理环境恶劣,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降雨量的减少,常会让全村村民陷入缺水困境。“在每年的缺水季节,我们家都要跑到下寨3公里的地方挑水喝,来回1个小时,不仅远,而且水质也得不到保障,特别的不方便。”北盛村拉才组村民杨泽仙回想起当年缺水的情形,很是头疼。她说,以前他们家还养有牛,即使每天挑三次水都不能满足日常用水需求。“真的特别感谢陆书记!自从他来我们组了解情况后,没过多久就把自来水安装到了家里,水很干净,终于不再为缺水而发愁了!”。杨泽仙的丈夫石均成激动地说。年以来,北盛村就围绕村民所需,在人饮工程改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大多数村民季节性缺水问题,但还是有部分村组因地势偏远,限制条件多,人饮改造工程进展不是很理想。年,陆开鹏为了彻底解决群众安全用水问题,他跑上跑下,一边通过召开群众会和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可能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村寨进行全面仔细摸排,寻找水源,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并成立安全饮水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事务。另一边,他又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寻求帮助。在陆开鹏的努力下,在全体干部的辛勤付出下,终于解决了北盛村剩余12个村民组长期季节性缺水问题,获得了当地村民的认可。至此,北盛村实现了安全用水全覆盖。杨泽仙一家用上了自来水陆开鹏走访摸排各村组季节性缺水情况查看水泵运作情况整治环境 共同扮靓美丽乡村易居易养,必须环境美!走进北盛村各寨子的道路上,道路干净整洁,村内鸟语花香,墙上催人奋进的标语和美丽墙绘见证着该村曾经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奋斗历程。“能有现在的优美环境,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守护,特别有了村民的自觉参与后,乡村环境整治才真正有成效,他们功不可没。”面对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陆开鹏由衷感叹道。这样的改变还得从年底说起。年12月,陆开鹏就开始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前期安排部署。在动员村民参与的初始阶段,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思想上还是处于事不关己的态度,观望的多,主动参与的少,工作开展很不顺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这个问题,陆开鹏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就北盛村环境卫生现状、环境整治改造的内容、存在的困难、解决途径等与群众进行深入交流,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宣传相关政策,紧紧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从思想上“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形成共治、共享、全员参与良好氛围。“以前我们村的环境卫生很老火,垃圾乱丢、杂物乱放,陆书记他们来我们这里动员开展环境整治以后,现在环境好了,自己住起来也舒舒服服的”。下司镇北盛村董寨组村民韦永龙说,如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卫生自己打扫,比以前好很多了。年,北盛村在参与下司镇乡村环境整治中,先后两次获得“十比十评”一等奖。环境的改善,不仅是乡村文明的进步,更是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实现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行动自觉。环境卫生整治中倾听村民意见和建议陆开鹏与村民一起开展环境卫生工作干净整洁的村寨后记:“只要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陆开鹏离开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独自住到村里,为村民排忧解难,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使村组面貌焕然一新。他积极向本单位申请40余万元资金,修建村委办公大楼和公共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他抓产业,改变了村里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打造有桑蚕、生猪养殖、林下养殖和精品果树种植等多种产业;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北盛村由“空壳村”变成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富裕村”。村里一点点变化,陆开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当初的誓言!独山县融媒体中心雷磊波编辑梁晓琳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