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活水激发老区无限生机

北京医院治白癜风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6月27日,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水田里,群众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晾晒海花草,并送往村头的加工厂打包,贴上村里“水书先生”的品牌标签,销往全国各地。紫林山村种植海花草早有历史,但实现种苗改良、种植、加工、销售多元一体化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村民们都说,得益于村里的年轻人,带着乡亲们把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村容寨貌也换了模样。“联通的数字乡村系统已经安装完毕,我们要用好资源,逐步实现海花草、茶叶、蜂蜜等主导产业产品的溯源工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里,紫林山村党委副书记龙顺义正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梳理讨论近期重点工作。他们,便是村民口中的年轻人。“我们村干部加后备干部总共10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90后就有9个。”年出生的龙顺义年经过选举进入村委班子。她说,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好党员和年轻人的作用,是该村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龙顺义介绍,该村共有名党员,在合作社实体化运营过程中,结合各组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党员人数等实际,科学划分党小组,在整合资源、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民持股”科学实施提供保障。“合作社是我们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为此,我们将吸纳的年轻人安排到合作社任职,通过‘’分红模式,优化利益联结,突出成果共享,激发组织活力的同时,让年轻人的才华得以施展。”龙顺义说,近年来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让农村大有可为,为年轻人返乡干事创业提供了土壤。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为进一步建强阵地、凝心聚力,该村在村委会旁成立“红色文化展览馆”,收集整理抗战期间实物、史料进行陈列展览,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参观、宣讲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发展力量。目前,该村充分用好用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帮扶优势,打造亩海花草示范基地,全村种植海花草亩,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种植标准的种植技术,并建立自动烘干、称重、压缩、打包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发展高山云雾茶种植亩,蜜蜂养殖箱,生态旅游初见效益,产业呈多元化发展,并开发有“甲定水苔”“五倍子蜂蜜”“水韵红茶”等产品品牌,推动产业走向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近期,该村还与联通公司合作完成数字乡村系统建设,数字赋能将推动实现党务村务、群众管理等的数字化管理,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