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滥建文化地标之风当休矣澎湃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近期,住建部网站发布通报指出,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存在脱离实际、滥建“文化地标”、破坏自然景观风貌等问题。通报要求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此前,这两处建筑均曾引发舆论质疑。此番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并公开通报存在问题,明确表态要“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值得肯定,也必将有助于刹住这股好大喜功的滥建“文化地标”歪风。这股歪风有多邪性?据此前媒体报道,荆州关公雕像高达57.3米,相当于19层楼高,重达余吨,仅关刀就长达70米,重达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安放在荆州古城,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视觉观瞻上看,也破坏了与城墙的协调性,与古城文化格格不入。而独山县水司楼更离谱,一个年收入仅10亿元的贫困县,居然会花掉2.56亿元建一个高99.9米、共24层的“天下第一水司楼”,还宣称申报了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不是传承文化,而是糜费钱财、糟蹋风景。这样与周围景观一点都不协调的“地标”建筑,一味贪大,总想着创纪录,实则给地方留下了败笔,教训深重。一个地方结合历史传统搞一点纪念性建筑,未尝不可,这也是文化传承的“层累性”使然。但这些建筑不仅要考虑现行的城市规划,不能破坏规划乱建,也要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不能盲目花钱,甚至透支地方财力影响民生。《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要求建筑限高,关公雕像就不能例外;一个贫困县连现存的历史文化建筑都不去珍惜保护,却热衷于建造新的“天下第一”,未免出偏差了。再者,过犹不及。文化上的“大”,浩浩乎,汤汤乎,洋洋乎,说的是一种由外及内的感受,是主客体融会交织的结果,并不是一定要建体量巨大、比例失调、视觉突兀的建筑。文化传承更强调内在的理路与逻辑,更强调春雨润物的实际效果,仅仅搞一点土工建筑,弄几个吉尼斯的噱头,除了自文其陋之外,并无任何意义。事实上,不仅关公像和水司楼,这些年来很多地方均有类似现象。刚刚过了两天好日子,有些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企业就自我膨胀,动辄耗费巨资打造“文化地标”,总想着搞出一个“天下第一”,务求其大,务求其奢华,务求其卓尔不凡。这样的做法,实质上就是另外一种政绩工程。这些“大工程”背后有没有中饱私囊、利益勾兑的小九九,更是值得严查和警惕的。为民生计,为文化计,滥建“文化地标”之风当休矣!(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