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8日,我主动请缨,率队到独山县最边远的贫困村——麻尾镇董岭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历任副排长、第一书记、排长兼第一书记,与全体帮扶同志扎根基层,用情、用心、用力倾情付出。 身先士卒深入群众解决问题 在担任播岭、骂力两个小组,我从网格员到第一书记、排长,始终深入群众熟悉民情、建好台账,补齐短板、抓实“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率先垂范。马安组被列为县级改造示范点,我和同志们晚上入户动员,白天顶着烈日与群众一起动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虽然晒黑了皮肤,但是全村环境卫生最差的村民小组变成了全镇先进。 千方百计谋产业助民增收 董岭长期以来缺水,无规模产业,年我与镇村领导到广西利浦考察后,力推精品水果种植项目,与同志们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全力服务好广西鸿牌饲料有限公司在董岭种植的亩蜂蜜橙基。年后董岭种植“红美人”柑橘亩、板兰根亩、罗汉果亩,产业蓬勃发展,群众通过基地务工、流转土地、企业分红等渠道获得稳定增收。 助推“村社合一”,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伍 “村社合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村干部素质的重要平台。工作中我重视指导在全县较早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协同合作社当好落户企业“守夜人”,全力服务好企业,让合作社与企业共赢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林草基金项目,服务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在家劳动力,努力让劳动力稳岗就业等等。现合作社开始盈利,工作良性运行,合作社董事会成员等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乡村振兴中坚实起好步。 长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与“志智双扶” 我们在全村各小组全面推开,并长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与“志智双扶”活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家家受益,以贫为耻,争富光荣,“百姓富、民风淳、生态美、产业兴、寨容靓”的花园式新农村渐成为群众的共同目标,在巩固脱贫成果、迈向乡村振兴中激发了广大群众强大的内生动力。 韦宗龙,年11月开始到独山县麻尾镇董岭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历任副排长、第一书记、排长兼第一书记,与全体帮扶同志始终如一扎根基层,用情、用心、用力,全力以赴脱贫攻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编辑朱登芳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