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5/9278663.html
“老妈,工作很忙,抽空歇歇哈!”
“老爸,天雨路滑,你开车慢点!”
“儿啊,有问题了,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
……
这是独山县三位驻村干部之间的一次平常对话。这三位干部是一家人,父亲陆方元,基长镇财政所工作人员,驻基长镇江寨村尖刀排战士;母亲罗光萍,县住建局工作人员,驻玉水镇合力村尖刀排战士;儿子陆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驻上司镇上司村尖刀排战士。这一家子深入扶贫一线,攻坚克难,勇闯关隘,被人们称为扶贫路上的“一门三闯将”
父亲陆方元,中共党员,今年已经五十三岁,是个基层“老财政”了。年12月,陆方元受命进驻镇内深度贫困村江寨村,成为了一名尖刀排战士。陆方元在排里算是年纪最大的了,但他从未以老同志自居,事无巨细,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今年入春以来,村里实施了网格化管理,他担任了望力组的网格长。陆方元需要对网格里所有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家庭人口、健康状况、致贫原因、子女入学、产业覆盖、收入情况、土地资源、生活条件等各方面信息精准核查,并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实施,任务重,难度大,但他从未松懈,把大量时间泡在了网格里,环境卫生整治,老房旧屋拆除,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磨,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推,使望力组的寨容寨貌和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了可喜变化。在和儿子陆健谈起这些时,他总是说:“坚持,坚持,再坚持,工作总会做得下去的!”
接受采访时,陆方元正在贫困户吴昌奇家走访,了解他家的用水用电等情况。吴昌奇高兴地说,自从去年陆方元帮忙后,家里用电一直很正常。吴昌奇家住在寨子上较为偏远的一个角落里,去年底陆方元在走访中,一连几个晚上经过吴昌奇家门口,细心的他发现吴昌奇家电灯一直不亮,黑漆漆的。询问后才得知,吴昌奇家本来一直和旁边的堂兄家共用一个电表,后来互相之间闹了别扭,堂兄断了他的电,而他也从未向村里反映这一情况。最后,在陆方元的努力协调下,给吴昌奇家办理了用电账户,装上了新电表,让他家重新用上了电。陆方元担心妻子和儿子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以这件事为例叮嘱娘儿俩:“工作中你们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啊,不要因为我们的粗心而忽视了群众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困难!”
母亲罗光萍今年同样53岁,也是位老党员了,在进入住建局工作前,曾经在乡镇做过25年的农村计生工作,“硬骨头”啃过无数,在摸抓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年12月,住建局在选派精干力量开展驻村工作时,考虑到罗光萍的这一工作优势,就征求她的意愿,没想到她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受派驻村。于是,罗光萍与丈夫陆方元同一天接受驻村命令,下沉到了玉水镇合力村。合力村是全县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是个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当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基础服务设施薄弱,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难度可想而知。但罗光萍早有思想准备,二话不说就一头扎进了村里,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一副敢说敢管也敢打敢拼的女强人形象,“当天工作不过夜”,是她对自己的苛严要求,成为排里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今年初,儿子陆健心疼母亲,说按照文件她可以申请不再驻村了,但她毅然决然地对儿子说:“脱贫攻坚是历史伟业,能赶上是幸运哩,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采访罗光萍时,她正在自己的网格下羊角组开展卫生整治工作,只见她拿着一把大竹扫帚亲自清扫道路,前后跟着十多个群众也在奋力清扫,大家干得兴味盎然。据下羊角组陆荣华大妈介绍,在罗光萍到来之前,寨上乡亲们都没有卫生意识,乱倒乱堆,乱搭乱建,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罗光萍下沉到组后,会议不知开了多少回,工作不知做了多少次,终于打开了工作局面,逐渐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先后成立了组管委,制定出了组管委工作职责、组规民约、卫生公约、环境卫生整治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设立了“红黑榜”开展格内卫生评比,一天一小扫,五天一大扫,已经形成了常态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乡亲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营造出了“赶学比拼”的良好整治氛围,整个寨子变得越来越干净清爽、文明和谐。罗光萍认为,环境卫生整治是实施乡村综合治理、推进村民自治管理的一个较好切入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村民文明素质、破解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发展动力。罗光萍及时把这个想法跟丈夫和儿子做了沟通,希望他们能借鉴这个做法,在工作上少走点弯路:“卫生好了,环境好了,群众心情舒畅了,文明素质上去了,其他工作开展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上司村饶寨和贺寨一带,常常可以看到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高大帅气,青春阳光,健步走在寨中的水泥路上。这个小伙子就是陆健,年生,年10月进入县人社局工作。年2月,单位上要选派一批干部驻村参与脱贫攻坚,作为年轻人,陆健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于是果断报了名,受命进驻上司村,成为了一名尖刀排战士。陆健是家中独生子,农村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由一个科室业务人员变身为一线攻坚新兵,遇到的困难确实不小。特别是刚刚进入网格时,陆健对各户村民的人员信息、家庭收入、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发展意愿等情况毫不知情,但他凭着一股子韧劲,全身心扑进网格,走遍了网格内的田边地头,踏遍了每家每户的门槛,不分白天黑夜地入户走访,用他的耐心和真诚一点儿一点儿地“磨”,渐渐地与村民们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随着为村民们办成了一桩桩的实事难事,这个踏实能干的“90”后小伙最终赢得了乡亲们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但陆方元和罗光萍还是有些担心,常常提醒他说:“儿啊,工作要主动一些,要敢于吃苦,要善于学习,我们做的一点一滴,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啊!”
采访陆健时,他正在饶寨组贫困户岑康林家走访。岑康林的妻子黎德群一见到陆健,就赶忙给他让座,倒水,一口一个小陆地叫着,十分亲热。岑康林家6口人,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和一个儿子,老父亲80多岁了,家里属于因学致贫。去年底和今年初,先是正上大学的小女儿生病入院治疗了差不多一个月,然后又是黎德群也生病住了二十多天的院。走访中了解到岑康林一家的这些情况后,陆健十分牵挂,只要有空就要去他们家看一看,追踪医疗保障和教育保障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与兑现,确保了他们的生活稳定,让这一家老老少少感到十分温暖,都称赞陆健是个知冷知暖的好干部。从岑康林家出来后,陆健通过电话向父母谈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时,他颇有些自信地说:“爸妈放心,只要我们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处处为他们着想,就应该没有开展不了的工作!”
脱贫攻坚是硬仗,让这一家子聚少离多。罗光萍说,特别是从儿子陆健也参加驻村工作以来,由于各自的工作时间安排都不相同,一家人平时吃住在村,一个月里难得回家相聚一次,平时都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