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杨舟帮村民抢收稻谷。吴青原摄
拉林村贵州省独山县麻万镇10月1日,贵州省独山县麻万镇拉林村的余亩水稻基本收割完毕。拉林村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寨。从一片片嫩绿的秧苗到金灿灿的稻浪,驻村民警杨舟与村民一起用汗水浇灌出这份沉甸甸的幸福,村民脸上洋溢的喜悦就是对黔南州公安局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最美回馈。国庆节这天,是杨舟驻村的第天。原本他可以回家休假的,但一想到村民文祥举家水稻还没收完,杨舟便决定留下来,帮助文祥举收完稻子再走。“文大哥,我们来帮你收稻谷了。”一大早,杨舟与同行的村干部,拿着镰刀开始收割稻谷,再将收割好的稻谷聚拢,放入打谷机中进行脱粒。大家分工明确,割稻、脱粒、装袋……完毕后,杨舟又帮忙把收好的一袋袋稻谷送到文祥举家才离开。“多亏有你们帮忙,我家劳动力少,我一个人干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完。”文祥举说,看着别人家都在晒稻谷了,自己家还没收完,十分着急,没想到驻村民警主动来帮忙,解了燃眉之急。帮文祥举家收割完稻谷,杨舟顾不上休息,赶去接送居住较远、交通不便的老年人接种疫苗。电话提醒、上门接送,从村里到镇卫生院,最近两个多月以来,最多的一天,他往返20余趟。“每次送群众到家,他们都会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离开,直到看不见我们才会转身进家,这让我特别感动。”杨舟说,能为当地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为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量,非常自豪。驻村工作让杨舟从一名专业技术民警转变为一名“农学生”,从警务技术室走向宽阔的田野,变化的是工作内容和方式,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虽然我们为群众做的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只要把小事做好、做实,带着感情去驻村,群众就会在心里记得我们,就会把我们当亲人一样。”杨舟说。“进得‘农家门’,说得‘农家话’,干得‘农家事’。”这是杨舟工作的法宝。前不久,有村民反映因修建高铁改道后,进村涵洞转弯处道路有视线盲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杨舟便购买了道路转弯凸面镜在此处进行安装,及时消除了这一隐患。村民都说:“这面镜子装得好,以前经过这个路口都是提心吊胆,现在放心多了。”7月底,拉林村一名老党员跑来找到杨舟,反映因为入党时间登记错误,没有领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杨舟在对老党员进行安抚后,告诉他:“只要您符合条件,这个纪念章我们一定会送到你手中,请您放心。”随后,杨舟与相关部门联系,并收集好这名老党员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上报补领,最后将纪念章送到了这名老党员的手中。10月2日,杨舟接到电话,要求他到包保的拉腊、杉木林村民小组分别组织召开会议,部署做好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有关工作。因为白天村民要外出务工、务农,他们只能在晚上开会。当天开完会后,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陪着杨舟归途的是漫天星光……(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缪春云、周文学、通讯员吴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