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忽悠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我叫黄万强,是独山县鄢家山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赶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能有机会从边远山区搬到县城,有了更多的赚钱机会,过上了“新生活”。
在搬迁前,我和家里亲人做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因为妻子和我长期患有慢性病,身体一直都不好,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家中兄弟姐妹担心我搬到县城无人照顾,家里还有一个快读小学的女儿,各项开支很大。加上我文化水平低,担心我们搬迁到县城后,没有经济来源会生活不下去。 年1月,镇、村干部多次到我家给我们做思想工作,组织我们到县里来参观,扶贫搬迁点不仅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好,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应有尽有,而且去城中心的公交车每天有几十趟,交通非常方便,眼前的这一切让我心动不已。我到县城转了一圈,看到县城人流量大,当晚我就辗转难眠,一直在思考,搬迁后我能做些什么。后来,我一想,既然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条件,改善我们生活,我也还算年轻,我相信,只要勤劳,就一定能找到谋生的路子,于是我就下定决心搬了家。 搬到社区后,社区干部对我家的生活很关心,考虑到我家实际情况,社区还给我家发放低保,每月多元,妻子的身体不好,平时主要照顾小孩,我也在县城找到点事情做,我们全家一个月都有多元的收入,两个月下来就是我在农村老家种植稻谷一年的“总收入”。
黄万强在新家
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们搬到社区后,经常有干部来我们家嘘寒问暖,给我们发的搬迁奖励够我们买洗衣机、冰箱,现在家里也用上了电磁炉和电烤火器,我们住院看病国家也报销了很大一部分,小孩也在社区里读了一年级。 想想以前衣服靠手洗、煮饭靠烧柴、家里烟熏火燎,孩子时常被呛得流眼泪,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到过年也只能吃饱饭,小孩一到幼儿园开学就担心没钱交学费。 再看看现在,住着干净整洁温暖的房屋,每天还能吃肉和水果,回想起这两年生活的变化,心中满是感慨,我相信凭我勤劳的双手,我家一定能过上“新生活”,更能看到“新希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宇 整理
编辑顾航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