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s://yyk.39.net/doctor/694483_comments.html
荆州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提起荆州,大家不禁会想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以屈原为代表的荆楚文化;想起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的历史典故;想起为明朝鞠躬尽瘁而落得死后落得抄家的万历首辅张居正。
而近日,一则有关“世界第一青铜雕像”关公雕像的新闻冲上了热搜。此事发酵的原因是年10月,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巨型关公雕像违反《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文本”第七章“荆州古城保护规划”条例中的“关于一般协调区域内的建筑高度要求”,属“未经规划许可”建筑。这座含基底高58米,重余吨的关公雕像位于荆州市关公义园,又称荆州关公文化园。该项目占地面积亩,总投资15亿元,门票价格元,开放时间年6月17日。去年被相关部委通报批评后,巨型雕像开始搬迁“之旅”。搬迁工程总投资1.55亿元,加之造价工程1.7亿元,一建一搬就是3亿多元。
3亿多元的教训令人深刻难忘。党中央三令五申,城市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的建设。城市管理者切不可因贪大求大而做违背城市发展规律,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既严重浪费了生态环境,又损害了国有资产和群众私人的财产和利益。
近些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查出了一批批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如湖北荆州“巨型关公雕像”、安徽阜阳“刷白墙”、贵州独山县“土司楼”等。这些项目看似好像是城市管理者“不错”的政绩,但其实却都是劳民伤财的项目。如本文“主角”关公义园,本身是为了弘扬“讲义讲德”的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并为社会带来更多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经济效益,但却在审批环节上“漏洞百出”,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地监管部门是否监督不到位?主政者是否依法依规对项目进行审批?审批时是否“大意”了?造价将近两个亿的项目,四年营业收入仅万,既没有起到一定的文化宣传作用,也没有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而是拉低了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颜值”,实属不该。
保护传统文化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保护好”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难题。各地党员干部都应该从巨型关公像中汲取经验,首先,审批项目必须依法依规,按法律法规办事。不能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而盲目追求贪大求大、贪大求快的项目,否则只会产生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要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和区域发展意识。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凡是不利于社会效益与社会价值的项目不做。主政者不能贪图眼前看得见的效益,而忽略了长远的社会效益,不能过分盲目造景,比如过分追求“城市地标”建设,过分注重道路上看得见的“面子工程”建设而忽略地下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督作用,敢于做“消防员”。对于违法违规的项目要在发现苗头时及时“灭火”制止,防止意外发生。荆州巨型关公像之所以会被曝光是地基发生沉降事件。如果没有及时曝光并解决问题,今后发生安全事故更加可惜!
协调好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各地执政者管理智慧的体现。希望各地政府都能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实事求是,尊重发展规律。
来源/作者:福建省顺昌县高阳乡人民政府黄智群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