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脚踏实地为乡亲丨独山县麻

我叫何孝刚,中共党员,现为独山县麻万镇三里村委员会主任。年12月在贵州毕节武警部队服兵役结束后的我,背上行囊,南下开始谋生之路,两广地区的高速发展与家乡的贫穷落后,深深冲击着我的内心。

逐渐地,回到村里,为群众办实事,改变家乡贫困的念头萌生出来,我毅然决然回到独山县麻万镇三里村,成为了一名村干部,脚踏实地,为群众百姓、为父老乡亲全心全意的操持村里的着每一件事情。   父老乡亲的事,我绝不含糊   作为一名“村官”,我们每一天面对的工作是千头万绪,全是老百姓的家常事、生产事和生活事,是细事小事,但是每一件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给群众办好这些细事小事,我始终坚持加强学习,民政、医疗保障、就业务工、殡葬改革、招商引资、矛盾纠纷调解等等业务知识和办事技巧,成为乡亲邻里纠纷的和气草,调节剂。   我们要让村子富起来、群众生活好起来     三里村是深度贫困村,长期以来,当地群众都是靠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当地山多地少,找不到发展的路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年,村里来了两名驻村干部都是研究生,我心里一动,也许他们能帮我们找到发展致富的路子。我虚心的向驻村干部求教,共同研究,终于决定,先把村里的产业做起来。

于是,我带着驻村干部,一个组一个组的宣传动员,慢慢转变群众固化的思想。此外,我还和村支书跑州林业局、县交通局、扶贫局,跑项目,要资金,经过不懈努力,三里村截至今日,硬化了通组路40多公里,村组活动广场7处,安装健身器材篮球架三套,安装了5个组太阳能路灯,解决了群众晚上出行一片黑现象。

基础设施好了,怎么让群众富起来?我通过参观学习发动宣传,组织实施板栗种植余亩,蜂糖李余亩,珍珠李亩,无患子种植亩,种植板蓝根亩,辣椒亩。群众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做了近十年的“村官”,看到了村子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

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始终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时时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事业心、责任心、服务心”影响和带动着周围同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会再接再厉,做出新的成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