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村民采摘蓝莓平塘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省委五次全会再次指出了产业革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做实做深产业革命指明了方向。”会议召开之后,黔南州独山县和平塘县围绕产业革命,狠抓产业革命,助力农业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在平塘,该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选定10个特色产业,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能,落实责任,由县委县政府领导领衔推进,立足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重点突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因村布局。目前,茶叶、优质蔬菜、生猪、食用菌、精品水果、生态家禽、中药材等产业正在平塘大力推进。 同时,为保障群众利益,平塘县还将进一步发挥“校农结合”扶贫模式的优势,对“校农结合”产业产品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安排种植养殖品种及数量,确保实现以“销”带“产”,以“产”促“销”,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过剩、滞销问题,全面消除了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群众进行产业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独山,全县干部群众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产销对接工作、完善“一坝一策”规划和实施方案、引导注销“空壳”合作社,规范合作社运营,多措并举,按照 “按时打赢”时限要求,层层压紧压实压牢责任,花最大精力、下最大功夫,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坚决打好“夏秋决战”。 眼下的平塘、独山,处处干劲十足: 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正积极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引进农业深加工企业,积极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好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平塘县大塘镇,在贵州大学和该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共同努力下,生猪养殖、种草养鹅等产业正在红红火火地进行; 独山县基长镇,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严格落实“五步工作法”,结合村情实际,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高效特色绿色的种桑养蚕产业,拓宽一条带动面广、群众参与度高、扶贫效益好的种桑养蚕产业发展之路; 独山县麻尾镇把全镇18个亩以上连片坝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调减低效作物,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将各坝区培育成农业产业高产高效示范园区; 在希望的田野上,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开展如火如荼。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梁晓琳
编辑王迟
编审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