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突出五项重点做深做实志愿服务常态化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94023356023855&wfr=spider&for=pc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黔南州聚焦志愿服务培训这一重要环节,突出抓好通过培训阵地、师资队伍、精品课程、志愿骨干、运行机制五个方面重点,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常态化制度,助推黔南志愿服务培训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实在在工作成效。

整合资源建阵地。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各类高校、共青团夜校等阵地资源,盘好用活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立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培训基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志愿服务培训主阵地,建立集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策划、志愿服务协调、志愿服务培训为一体的服务阵地。截至目前,全州建立各级综合性志愿服务培训阵地个。开展培训达余次。

集中力量强师资。积极整合相关单位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县(市)委讲师团、外聘专家等人才资源,组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10余支常备队伍,采取“点单式——派单式”模式,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培训。截至目前,全州志愿服务培训队伍达84支余人,开展集中培训余次。如,为丰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加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度,州住建局和黔南职业技术学院邀请黔南职院、州住建局、省检测协会有关同志为76名“一路黔行”志愿服务队成员开展了自建房安全培训。

突出特色编课程。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乡风文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等重要工作,结合黔南州少数民族特点,开发出60余个极具黔南特色的精品志愿服务课程,切实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如,龙里县依托“山歌伴飞新思想”“画说新生活”“黔韵说唱”等理论宣讲品牌,制作了余个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视频作品进行全媒体推送。独山县围绕民族花灯开设培训课程,深入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花灯进校园传承培训和讲座8场次、惠及教师和学生余人次。黔南州疫情发生以来,共青团黔南州委联合广州市团校开展黔南州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培训,为全州余名志愿者开展了线上志愿服务培训。

示范引领育骨干。培育志愿服务理念、法律法规、理论研究、政策方针等方面的业务骨干;志愿服务政策法规、工作流程、信息平台运用、志愿者注册招募、项目策划实施等方面的管理骨干;疫情防控、应急救援、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专业骨干,通过强化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引导广大志愿者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志愿服务本领。今年以来,针对全州志愿服务骨干开展培训覆盖余人。特别是黔南州疫情发生以来,黔南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盛华职业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等业务骨干积极深入到一线参与政策宣传、卡点执勤、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工作。又如惠水团县委组织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好花红社工中心、外卖行业团工委、西部计划志愿者等业务骨干,成立全县11个镇(乡)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就地就近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

常态长效建机制。在州精神文明办统一指导下,建立州、县(市)、乡(镇)志愿服务培训联动机制,根据“培训必问效”的原则,按照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底见成效的标准,建立“一月一更新”工作台账,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如,州精神文明办将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作为志愿服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月为单位督促指导、随机抽查、调研访谈,不断推动培训工作水平提升。又如,龙里县给予资金保障,县级财政每年划拨万元,设立文明实践专项资金,用于队伍培训、队伍孵化、品牌培育和活动开展、文明类别评比、积分兑换、志愿者礼遇等,调动全社会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通讯员蔡耀虹江声荣

编辑卢泰铭

二审梁晓琳

三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