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盐酸菜
贵州民谚有:“三天不食酸,走路打捞穿”。可见黔南人民对于酸的喜爱,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在他们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形成了独特的贵州风味,俨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素有贵州“北茅台、南盐酸”之称的独山盐酸菜,是贵州独山民间的一道经典佳肴。其酸、辣、脆、甜俱全的独特风味,受到普遍欢迎。独山盐酸菜是贵州酸食的上品,以独山特产的青菜为主料,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成,,绿色、营养、味美。
独山盐酸菜最初称作坛酸,后改称盐酸,是布依族、水族、苗族等民族久负盛名的食品。主产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独山、三都、荔波等县,其中尤以独山县出产的盐酸菜较著名。让人思之流津,念之不忘。
独山的风味食品中最有名的是盐酸菜,盐酸在独山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时期,民间就已有自腌自食的记载。明崇祯十一年(年),徐霞客旅行路过独山,黄南溪以坛酸(当地人称:盐酸菜,俗称“盐酸”)招待他,徐霞客品尝后,由于美味可口,赞誉不绝,临去时带走了一坛,并记入其《游记》,独山盐酸菜由此知名!
民国十三年(年)正月,鲁迅先生在北京耀华处用独山盐酸菜招待印度文豪泰戈尔,鲁迅和泰戈尔品尝后赞不绝口,称赞独山盐酸菜为“中国最佳素菜”。泰戈尔回国后撰写了许多文章,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意,同时又对独山盐酸菜充满了向往。
解放后,随着独山交通的不断便捷,外地客商品尝到独山盐酸菜后,多购买携带回家馈赠亲友。
现在的独盐酸菜,以青菜为主要原料,加以糯米甜酒、辣椒、大蒜、冰糖、食盐,采用布依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鲜味美,脆嫩可口,具有酸、辣、脆、甜的风味。盐酸菜可素食、荤食或作配料。素食即直接食用;荤食可作蒸扣肉、炒肉末、焖黄鳝、煎鲜鱼。盐酸菜含多种维生素,有开胃、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历来受中外游客所欢迎。
02虾酸
虾酸是贵州省独山县特产,与盐酸菜,臭酸并称为独山三酸。虾酸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虾酸用料和制作并不复杂,但是用料的些许差异也都会导致虾酸味道的改变!各家也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简单的制作工艺并不能阻挡独山人对它的热爱!
但愿如小姐姐所愿啊1、选用独山当地的小河虾,洗净后晾晒,撒上淡盐水拌匀,放入木柜中自然发酵变臭。
2、野生西红柿,鲜红辣椒去蒂以后洗净晒干后装入木盆,加上仔姜、大蒜等剁碎,再加上糯米酒,精盐以及之前发酵好的河虾装入坛中。
等待时间施法展示魔力3、密封两个月以后取出在剁捶打或者搅拌成茸即可。
做出的成品,定不会辜负每一位的喜爱,它曾励志要成为舌尖之味。不让人们嫌弃它,抛下对它的成见。
03臭酸菜
独山臭酸,顾名思义就是在烹饪的过程中,它发出的臭真的是奇臭无比,假如一家在做臭酸菜,那么整条街都会散播那种你难以想象的臭,可谓是“臭名远扬啊”!再也不是那条最靓的gai了。但是虽然臭,吃起来却是无比的香,可以增进食欲,胃口大开,吃完还想再来点,哪怕你已经饱了,简直是不走寻常路的下饭神器啊!
这画面绝了想要制作出好的臭酸,那么首先是得制作酵母,就是将荤素一起煮熟,冷却下来以后,装入土陶坛内密封数月即可食欲,时间越陈的臭酸,味道越是香。经过祖先的智慧和时间的磨难,成就了它的一番美味。
出坛后的臭酸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味道是极其的好,可以作为小菜也可以作为辅料,也可以把它放入火锅,煮上一锅荤素搭配均衡的菜肴,吃起来也是相当快乐的。本地还有一道特色的美味佳肴就是搭配本就带有臭味的肥肠,吃起来真是过瘾上头,简直回味无穷啊!也算是哥俩的臭味相投了。
还是挺鲜香诱人的嘛看着卖相还不错哦!不过如果第一次尝试,无论如何对于外来游客那是有点吼不住的,因为它是真的臭啊!臭的销魂,臭到你味觉的失灵。俨然一副挑战你味蕾的调皮样,让人哭笑不得。
大哥真的如此笃定吗?甚至有小哥哥尝了一口,直接给吃土了。哈哈,未免这威力有点大了!还请君三思啊!
先心疼几秒钟吧!独山三酸的食材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发酵来自于时间的魔力,制作的智慧来自于黔南的劳动人民。正是由于他们勤劳节俭不舍得把坏掉的菜扔掉菜成就了餐桌上的美味,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尊重!也是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谐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极具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菜肴和独特饮食文化,根植于当地民族数百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简单美味的一桌佳肴在黔南农村,有“天天有酸吃,神仙也不换”的说法,盐酸菜俨然成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象征。在乡间田野,更是招待贵客的家常菜,那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那样的勤劳质朴和单纯。那样的让人向往。
不知道可爱的你们敢不敢挑战一下你的极限啊!可以评论区告诉我哦!我们一起来分享哈!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