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在脱贫攻坚一线当排长丨

年10月28日我到新的岗位——黔南州社科联报到,那时,独山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如火如荼。

这样的情况下,我决定先返回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继续全面主持该村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待独山脱贫再返回州里。   我叫蒙泽敏,年底开始,我到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担任该村脱贫攻坚驻村尖刀排排长。   当我满怀激情来到村里,却被泼了盆凉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已几年,但星朗依然“旧时的星星旧时的月”,是下司镇的后进村。沉重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促使我必须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工作中的我

为迅速确定工作方向,打开工作局面,我带领尖刀排战友村干部夜以继日走访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村情民情,用38天时间,走遍了星朗村18个网格43个自然寨的家家户户,田间地头,全面掌握村情民情。   扶贫先扶志,聚力先聚心。年春节正月初九,我组织了星朗村史上第一次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座谈会。   从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旅游开发等方面广泛与乡亲们讨论交流,乡亲们打开话闸,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村干部郭荣坤提供的“两广入夏后蔬菜供应紧张”信息迅速引起我的   当年8月,我与村干部郭荣坤又引进秋冬青菜苔、紫菜苔发展订单产业,截止年11月30日,完成移栽余亩,带动辐射到麻尾、上司、基长等镇。年春节疫情防控期间,星朗余亩菜苔每天都源源不断运往两广,有力支持了疫情期间新鲜蔬菜的供应。

走访村民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我们结合星朗村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将板蓝根、种桑养蚕和蔬菜、生猪养殖项目作为星朗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做强做大。   我们先后引进年出栏分别0头的三个养猪场;种桑亩养蚕6批,产值万元;至年11月,板蓝根面积亩,每亩实现纯收入元。   年4月,我多方联系,请广药集团考察组专程对星朗传统产业板蓝根进行考察,并当即与村里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将星朗村定为该集团的原料供应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广药集团进入后,板蓝根价格有所上涨,相继有广西、云南、福建的制药企业跟进,群众自发育苗超过亩,传统板蓝根产业作为星朗主要产业之一,发出了“新芽”,为群众脱贫致富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工作中,我充分利用自己作家、黔南州政协委员、民革独山县支部主委的身份,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有效整合各方人脉资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稳步推进。   经我积极争取,星朗村被黔南州委列为脱贫攻坚工作联系点;民革黔南州委多次深入星朗村深入调研和具体指导;尖刀排积极抓住这些发展契机,努力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取得更多支持,为全村脱贫攻坚汇聚更多力量。   一户一档信息资料、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等堪称脱贫攻坚工作的四大堡垒。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狠啃硬骨头。   在完成县下达任务基础上,摸排新增7户危改户,因户施策,破解危改困局,让群众安全住房有保障;共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同时,村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共计完成墙画16幅平方米,书写标语69条;建成公共活动场地9块平方米、通组串户路硬化米平方米、花坛73个。   一项项政策落实落细,星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结果令人欣慰。     回首年4月至年元月最忙最苦最累的那些日子,不能尽孝于病中与世长辞的慈父身边半天,泪水顿时生起……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只能全胜,没有退路!我必须无条件,全身心投入其中。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

见习编辑梁珍情

编辑孙远铭

编审王璐瑶 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