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邦顺办学事迹学习,贵阳的校长们这么说

12月20日,全市余名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聆听学习贵阳市白云区兴农中学蒲邦顺校长办学先进事迹。会后,深受感动的学校校长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一个词“感动”

贵阳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段丽英

“今天的感受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感动。”段丽英表示,从年龄上而言,蒲校长是长辈,从资历上而言,蒲校长是前辈。“蒲校长是一名非常有情怀,有悲悯之心的教育工作者,他倾心的去帮助那些贫困孩子,我觉得这是一种善良,是一种社会责任感。随着教育不断的深入和蒲校长自己的育人理念的实践,这种责任感逐渐上升到了一种教育情怀,家国责任。”

段丽英坦言,在蒲校长身上还有很多令她感动的故事,不仅仅是他对学生们的帮助,还有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和不变的初心,对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榜样,也是一个楷模。

我是来“蹭课”的

贵阳市第三十中学校长李文黔

“蒲校长是我当年的老师,今天我是来‘蹭课’的。”据李文黔回忆,当年蒲校长还是蒲老师的时候,不仅是他的数学老师,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班主任。“所以我今天既是来蹭课的,也是来学习的。”李文黔表示,蒲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拒绝公司的收购和上市,这种教育精神令他深深感动。

在贵阳市第三十中学,也有那么一群来自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蒲校长提到的“贫富相济、优差相帮”模式,给了李文黔很大的启示。他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让全校学生共同进步。李文黔笑着感慨道:今日不虚此行。

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要到达

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思想要到达

贵阳市第十六中学校长邱勇军

“一位年近80的老校长,怀着浓厚的教育情怀坚守在教育一线,使兴农中学从一个租借的农家小院发展成占地百亩的花园式学校,我在蒲校长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初心,他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深深感染着我。”邱勇军说到,自己是一位年轻的校长,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将不断学习蒲校长的教育精神,带着责任和使命出发,不忘初心。

“蒲校长奔走在贵阳与独山县之间,他说自己只是传道士,不是救世主,因为他只是带去了一种理念,一种思想。”“兴农中学不仅成就了一群学生,也成就了一批老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邱勇军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对教师理想信念方面的培养,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他说,校长要有一种境界,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要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思想要到达。

“他是一位纯粹的教育人”

贵阳市野鸭中学副校长聂其忠

在贵阳市野鸭中学副校长聂其忠看来,蒲校长是一位不慕名利的、纯粹的教育人。他说到,蒲校长尊重办学规律,拒绝外来投资,专注于教育事业,是一种纯粹的教育情怀。尤其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那些贫寒学子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学习,真正体现了“兴”“农”两个字,是一种大善。

一份坚守一种情怀

贵阳市中心实验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园长冷小雪

“年近80岁,将一所学校办得如此有声有色,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坚守。”冷小雪表示,她在蒲邦顺校长身上看到了坚守的力量,这种力量鼓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

蒲校长的教育情怀,特别是兴农中学“优差相帮”的学生配置模式,让冷小雪深深动容。她说,蒲校长是农民出身,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他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这是一种朴素的思想,让人很感动。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花溪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涂春菊

蒲邦顺校长坚持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让花溪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涂春菊感同身受。因为这与她平时向老师们传达的观念如出一辙。在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无疑是需要爱的,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所有人的无差别对待。在兴农中学,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接受教育,教学生的同时老师们也付出了爱,是真正的用心在做教育,这便是两个学校之间最大的共同点。

涂春菊说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看你用什么方法。看到兴农中学用不同的模式培养学生,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

持之以恒

贵阳市云岩区丰航学校毛正奎

“教育就是要持之以恒,要平等的对待学生,要鼓励学生,也要支持学生。”毛正奎说到,参加今天的报告会受益良多。他提到,蒲校长这种有教无类的精神,值得年轻教师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也将学习借鉴蒲校长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真正关心到每一个学生。

◆稿件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页面编辑:田浪

责任编辑:崔林林

签发:肖文

贵阳市教育局

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