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sk/42940/郑华国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sk/42940/
冬日里,细雨中,行走在独山县上司镇各处,都能带来不小的惊喜。
镇区一隅的丰阳城中,一栋栋二层小楼颜色鲜艳,十分别致;上司村者佳寨组,墙上宣传画、宣传标语振奋人心,农家院里,村民们有的酿酒,有的做米粉,凭着一双巧手搞起了庭院经济;墨寨村原本的荒坡茶叶含苞吐露,云雾环绕中,孕育着来年的丰收。
贫困发生率由30.8%下降至0%,数据的背后,是产业日渐兴旺,城乡面貌一天天变靓,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奔小康。
你看,宽敞平整的通组路,串起一片片带富了一方群众的产业田;你听,一个个美丽的新农村里鸟语花香人安乐;走在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满脸笑容,开心地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上司镇变了样。
党建引领,干事创业有活力
“村级工作目标不明确、产业发展措施不具体、党组织建设制度不全……”这是上司镇农村后进党组织评估验收报告中对谭尧村的评价,在总计分的七项考核中,该村仅得到55分。年度,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考评中谭尧被评为后进村。
知耻而后勇,该村迅速理清发展思路,聚焦问题短板,群策群力促提升,通过筑牢思想阵地,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在“党建+”的发展思路指引下,经过一年多整装再出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高歌猛进。
在年度全县村级增比进位考核中,谭尧村从第三方阵的22个村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唱响了后进村的奋进高歌,成为上司镇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集中缩影。
脱贫攻坚工作中,上司镇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农村党组织,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抓教育学习,促素养提高;抓部署指导,促管理优化;抓纪律执行,促政治提升;抓模范带头,促觉悟升华的“四抓四促”工作举措改作风,强业务,将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转化。
同时,该镇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打破发展瓶颈,引导各基层党组织以强带弱、以富带贫,实行“捆绑”发展,探索出“党委统领强组织、支部资源共享强产业、互联共建促增收”的新路子,并从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选派10人任各村挂村领导、尖刀排排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等日常工作,并选派3名镇干部到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夯实了战斗堡垒。
补齐短板,城乡面貌日日新
在盖寨村拉干组,感恩墙前的活动广场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竹篱笆装点的串户路干净整洁,通向各家。
年5月,盖寨村拉干组正式启动“四清”行动。拆除危旧房、复耕复绿、修建排污水沟、硬化串户路,在补短板的同时建设美丽家园。经过全寨老少2个月的忙碌,寨容寨貌焕然一新。
“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组织拉干群众代表到基长镇去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我们组管委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启动了环境整治工作。”拉干组组管委成员陆廷芳说道,经过环境整治,硬件补齐了,生活环境变好了,大家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打羊村拉高组,通路组边的引路石,许愿树成为寨子的第一道风景,抬眼远眺,山下的寨子静谧安详,走进寨子,惊喜不断。
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文化墙,将脱贫攻坚政策、村规民约、民族文化等内容,生动地绘制在墙体上,成为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村史展示区,木犁、马灯、水车等有纪念意义农家老器具不禁勾起乡愁。
在上司镇,这样美轮美奂的美丽乡村随处可见,村庄美丽蜕变的同时,迎宾路、丰阳路相继建成通车,拉干桥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这是上司镇聚焦群众关切,着力补齐短板带来的喜人变化。
上司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逐村逐户逐人开展核查,同时强化整治优环境,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村庄特点,以“村寨优美、户户整洁”为目标,与基层党建、人居环境、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效衔接,发挥组管委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加大“外力帮扶”,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截止目前,上司镇累计新建排污管.4米、排污沟.8米,实施硬化道路.1平方米,建设活动广场83个.2平方米,筹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各1个;维修和新建人饮工程处,全镇10个村委会驻地全部建有综合文化广场;持续开展“志智双扶·十比十评”评选工作,在补齐物质短板的同时补足精神之钙,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和干部干事热情。
产业提质,稳定增收奔小康
产业兴才能带动群众富。脱贫路上,上司镇紧扣“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的目标,牢牢把握“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充分发挥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紧紧围绕“调结构、优产业、促脱贫”的发展思路,推进14个亩、28个亩-亩、15个50亩-99亩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产业发展。
峰洞村的坝子上,大片的圆形黑色塑料膜下,板蓝根苗悄悄生根,在这个冬天孕育着来年的希望;打羊村宽阔大道旁的田地里,群众采摘茄子的热闹场景历历在目,如今又种上了新的作物,绿色过冬;拉旺村的山坡上,成片的茶树如饥似渴的吸收着雨水,白色的茶花在一片绿色中成为最好的点缀。
峰洞村麻旁组贫困户陆道安,算起帐来十分精明,靠着种植板蓝根和育苗,年,一家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者佳寨村民莫可盛,与父母一起开办家庭作坊制作干米粉,小小作坊一年卖出去20多吨的干米粉,产值就有10多万,在上司镇,每个村子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主导产业,发展产业致富,成为群众的广泛共识。
上司镇在摸索中形成了茶产业、板蓝根、蔬菜“一长两短”产业发支撑,依托贵州绿欣公司,在全镇启动建设亩以上的“一村一茶园”助推群众长效增收;同时,结合季节时令,发展蔬菜、板蓝根两项“短平快”增收项目。
截止目前,上司镇已完成墨寨、拉旺、学庄等村种植金观音、安吉白茶、黄金芽、贵定鸟王茶等7余亩,累计覆盖贫困户余户;已发展蔬菜2.21万亩(含复种),以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1.5万亩,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在巩固现有产业基础上,上司不断引进新业态,摸索新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以“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利益联结,种植茭白亩,覆盖贫困户户人,户年均可增收元以上,茭白产业成为上司镇又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
上司镇还狠抓人才培养,注重工业规模企业发展促就业,依托黔赫车业、力为轴承、卓越石材、瑞晋建材等规模工业企业,引导群众稳定就业,先后举行农艺工、电工等培训班18期,劳动力培训共计人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县内企业推荐务工37人。同时利用公益性岗位和扶贫车间提高困难劳动力就业增收,其中生态护林员人,实现名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新增就业援助岗位个和扶贫专岗18个,实现户贫困家庭年均增收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