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精准施策暖人心丨独山县基

我叫韦树桐,年5月,经独山县委组织部选派,来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基长镇秀峰村,成为了这个非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秀峰村虽不是贫困村,但区域面积大,人口多,贫困户有户。驻村后,我认真对待每一个群众,很快就从初来乍到无人识变成无人不识,有困难找第一书记,成为了秀峰村民的共识。     秀峰村翁标组是全村最偏远,最贫穷的村组。距村委会8公里,只有不到40户人家,满寨都是老木房,进寨2公里的小道山险河急,一到下雨就难以出行。韦树桐(右)入户走访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寨子里条件稍好些的人家都搬出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和村两委干部绞尽脑汁,连续开了一个星期群众会,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几经波折,年4月,翁标组通组路终于建成。我又紧锣密鼓地动员群众集资投劳建设串寨路,动员改造危房。仅仅两个多月,翁标寨子串寨路建好了,我们实施危房改造8户,动员搬迁2户,家家户户住上了砖混房,门前打好了水泥路,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在驻村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中央政策、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同时以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实施为抓手,推动党务村务公开和党员议事,调动广大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使得秀峰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韦树桐宣传扶贫政策三年多来,秀峰村通过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积极向交通局申请项目,启动了芝谷陆家院组、铜鼓组,麻干组、纳旁组、翁标组、弄济组、拉架组、麻令组等村民小组的通组路、串寨路建设;新建活动广场8个,积极对接水务部门,实施令当组、麻令组等6个村民小组人饮工程,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动员完成危房改造户;排查新增办理低保户近60户,清退10余户;为困难群众申办临时救助11.5万元。     针对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漏评、错评、系统数据不准确,档案不完善、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我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到各村寨召开群众会余次,宣传精准扶贫相关优惠政策和进退程序,并督促指导帮扶干部熟悉各项精准扶贫帮扶政策,加大帮扶力度,核实各项贫困人口信息,落实帮扶责任。韦树桐(中)与同事一起探望孤老病人自年以来,我们先后三次开展全村摸排,全村整户新识别17户64人,清退3户14人,动态管理增删贫困人口人次,核实修改、更新贫困人口信息2万余项,确保了数据精准、档案完善,有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我充分调研,与村两委一起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秀峰村以中药材、蔬果、旅游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思路。驻村以来,和村两委、驻村尖刀排一道,发展桃子、酥李、无患子等经果林种植1亩,发展罗汉果、一枝黄花等中药材种植余亩。     另外,在天洞景区热度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我们按照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在各村组建立组务管理委员会,推动村民自治,落实“户收集、村中转、镇转运、县处理”农村垃圾长效收集处理机制,有力改善了秀峰村各村寨的环境卫生状况,大力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筑牢了旅游业由景区向村寨扩散的环境基础。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编辑周睿编审杨仪王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