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了,四叔,今天我代家乡亲人来看您啦……”9月24日一大早,在独山县下司镇北盛村,罗荣盛烈士亲属一路眼含热泪疾驰而来,“探访”自己寻找了多年的亲人。
在罗荣盛烈士的墓碑前,烈士家属罗务道一边拿着毛巾小心翼翼的擦拭墓碑,将准备好的食品、鲜花等摆放在墓前,一边诉说着几十年来家人对罗荣盛的牵挂。随行人员告诉记者,得知即将到达北盛村祭奠后,73岁的罗务道老人前一晚一直睡不着觉。
罗荣盛是湖南省宝庆县灵宫店人,年生,年6月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三团二营五连战士,年7月在独山县下司镇麻根村剿匪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罗荣盛在家中排行第四,是全家最为疼爱的“老幺”,由于当时信息不通,罗荣盛的死讯无法传回家乡,多年来,罗荣盛的父母和兄长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的下落。作为罗荣盛大哥的儿子,罗务道从小就听着父亲念叨这位只在幼时见过几面的四叔,“父亲总是跟我说起四叔,告诉我他从小就喜欢武术,但因那时家庭条件实在困难,他决心去江西学习‘蓑衣’手艺,没想到,至此他就再没回来过。”罗务道老人声音颤抖地说。
失去了罗荣盛的消息,一家人着急不已,多年来四处寻找,但始终没有佳音。70多年过去,随着自己的父母也逐渐衰老过世,让四叔落叶归根,成为了几辈人累积到罗务道身上的夙愿。
当大家都已觉得希望渺茫时,年6月,由贵州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今日头条》媒体发布的一则“剿匪牺牲在贵州的邵东籍罗荣盛烈士寻亲”消息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一时,一场在湘黔两省“为罗荣盛烈士寻亲”的活动全面展开,在“传承红色文化小分队”等社会爱心组织、志愿者及邵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独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下,经过数次走访、网络线上线下寻找、查看相关资料后,终于确定了罗荣盛烈士与罗务道一家的关系。
9月,在相关信息核实清楚后,73岁高龄的罗务道老人决定在外甥宁百仲的陪同下,启程赶来独山为四叔祭奠。在墓地,除了一些祭祀用品,罗务道老人还带来了一些家乡特产,他希望能够让四叔感受到家乡味道,告慰四叔亡灵。
“几代人了,今天终于找到了外公,我们都很激动,没想到外公是一名剿匪英烈,为了当地百姓的平安奉献了自己,我们都以他为荣。”罗荣盛烈士家属宁百仲说,罗荣盛一生未婚,并没有子女,但自己作为他的旁系外孙,会把他当做最亲的长辈,学习他的精神,永远的祭奠怀念他。
祭拜时,干净整洁的烈士墓地也让罗荣盛家属们惊讶不已,当地群众告诉他们,70余年来,每逢清明等节日,北盛村的村民们都会自发地前来打扫祭拜,并修理墓地杂草。
“从我们爷爷那辈开始,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老人们都会带着村里的孩子前来祭拜,虽然烈士牺牲已经多年,但这个举动已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随行带路的村民唐永龙一边拿着镰刀清理墓地周边的杂草,一边说道。唐永龙表示,正是因为有了烈士们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好日子,因此,多年来,村民们都非常重视对罗荣盛烈士墓地的管护。
“终于为罗荣盛烈士找到了他的亲属,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但在独山解放和剿匪工作中,还有很多像罗荣盛烈士一样的先辈们,为了保护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独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韦宗武说,下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独山辖区烈士墓地的修缮、保护和管理,告慰烈士英灵,同时,也将继续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向社会广泛征集线索,争取为更多烈士找到他们的亲属和后人,让每一位烈士都能与亲人“团聚”,魂归故里。
罗荣盛烈士亲属在祭拜
罗荣盛烈士侄子罗务道在擦拭墓碑
罗荣盛烈士亲属赠送锦旗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李光云
编辑韦万利
编审张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