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蜂景这边独好

在独山当地的蜂蜜产业中,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地方品牌,以其纯天然、原生态的优良品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青睐,这就是产自影山镇翁台村深沟原始森林里具有独特“蜂”味的“老刘伯土蜂蜜”。近日,循着这缕醉美“蜂”韵,笔者走进深沟原始森林,来到老刘伯的深山蜂场,追寻他那青山绿水间的别样“蜂”情,记录下他清风阳光里的甜蜜“蜂”景。

返乡创业 迎来一路“蜂”华

神秘古朴的翁台深沟原始森林,高山流水,云蒸霞蔚,林木峥嵘,翠黛如海。

一条柏油路,洁净舒缓,沿着深沟的谷底,在林荫下逶迤前行。行至山谷最深处,道旁一面“老刘伯土蜂蜜”的旗幡迎风飘展。不远处的林间闪现出一栋两层小屋,一块“独山县老刘伯蜜蜂养殖场”的牌子被树荫映得茵绿。屋后树下空地,座座蜂房鳞次栉比,缕缕蜂声隐约可闻,只见一位老伯戴着防蜂帽,小心揭开一座蜂房,取出一张巢脾,仔细查看蜂群情况。

养蜂人名叫刘厚发,翁台村场坝组人,虽然60多岁了,但身板结实,手脚灵活,声音洪亮,一脸朴实淳厚。

见到客人来访,老刘伯取出新鲜蜂蜜,泡上几杯蜂蜜水,在清风蝉鸣中谈笑“蜂”生,说起了他的养蜂故事。

刘厚发还是年轻小伙时,由于翁台一带地理环境恶劣,来往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年,刘厚发和妻子选择外出打工谋生。

期间,刘厚发夫妻先是在一家种植场里做了几年的花木种植,后来辗转到一家养殖场里做养殖管理,虽然艰辛备至,家里依然贫困,但总算有了点收入,支撑着一儿一女顺利完成了学业,并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同时,刘厚发利用在养殖场打工的机会,留心向场里的养蜂人学习现代养蜂技术。小时候就对翁台一带传统养蜂模式有所了解的刘厚发,凭着勤于钻研和刻苦学习,几年下来逐渐掌握了不少关于蜜蜂养殖的关键要领。

年,已经50来岁的刘厚发夫妇决心结束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打算凭借学到的养蜂技术回乡创业,利用翁台一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蜜蜂养殖。年,刘厚发建起了养殖场,他从原始森林里收集到的20窝土蜂开始,经过三年多努力培育,迅速发展到了来箱的养殖规模,土蜜生意做得“蜂”生水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最近两年,养殖场又由一个变成了两个,收入更加稳定,一家人的生活过得丰盈而安稳,迎来了一路“蜂”华的甜美日子。

看着林间飞舞的一只只小蜜蜂,刘厚发颇为动情地说:“感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让我一家过上了好日子!”

铸造品牌 描出一片“蜂”景

酒好不怕巷子深,蜜香无惧山路远!

深沟景区莽莽苍苍的数万亩原始森林,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有着十分完备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优质蜜源场,特别是遍布林区的五倍子、木姜、猕猴桃、荞麦等野生花木,更是生产绿色蜂蜜的优质蜜源。刘厚发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独特地缘优势,坚守生态底线,形成品牌优势,保持土蜂蜜的原生“土味”,让这一产品走得更远。

曾有人说,刘厚发的土蜂蜜虽然品质优良,但产量相对偏低,建议他更换蜂种,提高蜂蜜产量。但刘厚发不为所动,坚持饲养当地土蜂。刘厚发说,深沟土蜂属中华蜂,具有采集力强、利用率高、采蜜期长、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等天然优势,较适宜于贵州山区定点饲养,产出的蜂蜜品种多样,质量上乘,深受市场欢迎,而且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促进林区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经多年发展,“老刘伯土蜂蜜”和“老刘伯蜜蜂养殖场”很快引起了一些专门研究机构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