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南州印发了《黔南州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文件,明确示范创建验收标准、推进时序及保障措施要求等,“精准、精细、精心”指导县(市)抓好年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示范点创建工作。
一是精准定位示范类型。在独山县鄢家山社区、惠水县新民社区、平塘县新兴社区三个移民安置点被列入省级示范试点基础上,为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年全州试点创建都匀市思源社区党建引领、福泉市牛场五新社区产业园区、贵定县福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荔波县兴旺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龙里县奋进社区党建引领、罗甸县兴阳家园社区集体经济、三都县城南社区产业园区、瓮安县映山红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长顺县金竹花园社区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社区集体经济复合型9个州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示范,着力打造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黔南示范样板,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精细制定示范标准。结合全州易地搬迁工作实际,将示范点建设标准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通过表格式进行量化,按总分赋分的模式制定了6个类型示范点创建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党建引领(5分)、基本公共服务(30分)、就业培训(20分)、文化服务(10分)、社区治理(25分)、资金保障(10分)。同时,增设激励加分项目,即:从年开始,安置社区获得表彰的,县级加2分、州级加3分、省级加5分、国家级加8分,同一类型表彰按照最高级别计算加分,总加分上限10分。
三是精心保障示范创建。州级对示范创建工作负总责,县(市)明确联系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并制定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时限化工作推进方案,将工作内容、推进措施、时限要求制定到月,落实责任到人,确保示范(试点)创建一个、成功一个。落实经费到点,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省级示范点要足额落实项目资金,州级示范点不少于万元项目资金投入。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推进严重滞后,或发生较大安全稳定、负面网络舆情等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取消示范点创建资格。对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成效明显的安置社区,进行全州激励表彰通报,并协调有关媒体加强对相关经验和成效的宣传推介。(黔南州移民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