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温泉村初心照亮天星路

独山县玉水镇温泉村,水族人民聚居地,水族文化核心区,虽然神秘古朴,风情浓郁,但却地处偏远,环境恶劣,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自县里下派驻村力量入村攻坚以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全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日,笔者来到温泉村天星片区,走近几名来自独山县教育系统的尖刀排战士,真切感受到了他们怀揣为民初心带领当地群众战胜苦日子、走向新日子的“战斗生活”。

黄泽民:参加一线攻坚,我感到使命光荣

一条崭新的硬化路在山谷间穿行,尽头就是温泉村天星片区板甲网格农力二组。

有个干部正带着群众硬化组上的寨内路,挥铲,挖锄,一招一式十分娴熟。这个干部叫黄泽民,来自独山县第三小学三里分校,于今年2月开始驻村工作。

为了确保路的质量,黄泽民需要对细砂、粗砂、水泥的配比进行跟踪检查,还常常和群众们一起动手。村民们都说,黄泽民老师办法多,作风实,干劲足,是他们的主心骨,跟着他干准没错。听到群众的称赞,黄泽民谦逊地笑着说,驻村以来就没多想,只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干。

黄泽民坦言,刚开始那会儿确实很难,与水族群众的语言沟通存在障碍,不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群众对干部们也缺乏信任和理解。但是,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黄泽民用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贫困户韦石紧家,娃娃们正在上高中和大学,夫妻二人又都没有稳定收入。黄泽民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娃娃们的学习,就于今年6月份为他家申请到了低保。为了给予他们更多帮助,黄泽民经过多方协调,利用公益岗位将韦石紧的妻子韦小菊聘为村里的保洁员,每月能有元的收入,又请她到天星片区尖刀排小分队驻地做炊事员,每月工资元,同时,还将韦石紧聘请为村里的护林员,每年能有元钱收入。黄泽民认为,想尽一切办法让韦石紧的娃娃们顺利完成学业,是让这个家彻底阻断贫困的最好路子。

为了让乡亲们过上个热热闹闹的“端节”,他全额赞助了活动费;为了给老军人补办遗失了的退伍军人证,他费尽周折跑了一个又一个单位;为了帮助群众办理新增人口入户手续,他村里镇里来来回回跑了无数趟。黄泽民用他点点滴滴的努力和付出,照亮了乡亲们的前行之路。

每天都很忙,也很苦,但黄泽民却说:“能在一线参加脱贫攻坚,我感到使命光荣!”

陈宗席:为群众办实事,我觉得虽苦犹乐

在天星片区大寨网格二组,有个驻村干部正在进村入户,乡亲们一见到他,就会笑盈盈地把他往家里拉。

这个干部叫陈宗席,基长镇狮山希望小学教导副主任。记得进村第一次走访,有的群众第一句话就问:“你来搞扶贫,你带来了什么?”当了近30年教师的陈宗席十分镇静地回答说:“我只有一颗帮助你们的心,但我带来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初次走访,陈宗席就发现乡亲们内生动力严重不足,预见到了接下来的困难和挑战。他认为,只有先解决群众思想上的“等靠要”等根源性问题,各项帮扶政策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不分昼夜开院坝会,推门入户吃连亲饭,田边地头干连心活,陈宗席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国家政策,用心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发展需求,努力帮助乡亲打开视野、触动思想、转变认识、更新观念,有效激发大家克服困难、主动发展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陈宗席说:“只要心里想着群众的困难,装着群众的事情,再难的工作都有做得通的时候。”

贫困户韦天伍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两间木房子又窄又破。陈宗席认为,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对韦天伍一家最好的帮扶。但韦天伍十分担心搬迁后的生活问题,对这一政策十分抵触。从2月份开始,前往韦天伍家的那条小路,陈宗席前前后后跑了数十次,记不得吃了多少回闭门羹,被话呛了多少回。最终,经过3个多月的辛苦动员,陈宗席的一腔热情终于打动了韦天伍。5月底,韦天伍一家顺利搬入尧梭花园安置区,住进了新房子。目前韦天伍的儿子儿媳均在安置区附近一家私营企业里实现了就近务工,有了稳定收入。此后每当见到陈宗席,韦宗伍都会拉住他的手说:“感谢陈老师,要不是你坚持动员,我一家人肯定还住在那两间又破又小的老木房里!”

各项任务千头万绪,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大量心力,但陈宗席坚定地说:“参加驻村工作,能为群众办点实事,我觉得虽苦犹乐!”

韦廷海:为群众解难题,我必须全力以赴

天星片区大寨网格三组,贫困户韦光廷家,一个驻村干部正在了解他家孙子的学习情况。

这个干部名叫韦廷海,天星片区本地人,温泉小学教师。由于家里太过贫困,韦光亭的孙子韦廷壤去年高一时辍了学外出打工,韦廷海知道后,多次上门做动员工作,希望他孙子继续回校学习。在韦廷海的坚持下,今年秋季学期,韦廷壤终于回校学习,他打算好好努力,一定要圆上心中的大学梦。

天星片区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在家的多是老年人,只会说水话。韦廷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尖刀排里的专职“翻译”,同事们无论开展走访,还是召开会议,都需要韦廷海做“双语翻译”。韦廷海除了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还要陪同战友们深入到每个村寨,全力做好“翻译”,工作量很大,也很辛苦。

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刚驻村时,韦廷海感到缺乏足够的群众工作经验。但几个月下来,韦廷海却有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只要你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韦廷海看到寨子中央有处乱坟地,杂草横生,乱石遍地,村民们在这里随意堆放生活垃圾,时日久了,就成了个“垃圾场”,严重影响了寨上的环境卫生。经过多方征求意见,韦廷海决定带领群众对这个“垃圾场”进行改造,建成一个活动广场。

群众意见很难统一,韦廷海就一户户做工作,把修建广场的种种好处分析给大家听。经过两个多月艰苦动员,全寨群众终于统一了意见,以集资、捐款等方式筹款10万元,清除了垃圾,迁走了坟地,在政府的砂石水泥等物资支持下,历时三个月,终于建成了一个多平米的活动广场。韦廷海说,下一步,他还将带领群众在广场上建设活动室、篮球场,配置健身休闲设备,将这里建设成为寨上的文化活动中心。

看到乡亲们的生活环境越变越好,韦廷海十分高兴地说:“我是天星人,为群众解难题,我必须全力以赴!”

陆永全:为群众吃点苦,这也是一种幸福

“你看,被子这样子叠起来多好看!”

“每次饭后要记得洗碗洗筷子,把锅刷干净!”

在一个贫困户家里,一个干部正在叮嘱主人要搞好家居卫生。这个干部名叫陆永全,是独山县第三小学三里分校的一名教师。陆永全说,记得刚进组上那会儿,到处都是牛马粪,村民随手丢垃圾,卫生习惯很差,为了尽快扭转这一状况,他每次来到组上,总要抽时间一户一户地监督检查,经过好几个月的努力,大部分村民的卫生意识已初步培养起来了,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变。村民们都说,自从陆老师来了以后,寨子上变得漂亮了,人也显得更精神了。

陆永全包保的是天星片区板甲网格农力一组,由于地形复杂,组上27户人分散居住在相隔较远的几个坡面上,有时想要召开会议宣传个政策或者商量个事,他常常会辗转好几个地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近一年忙碌下来,寨子里那些小路,哪里爬坡,哪里下坎,陆永全已溜溜熟,哪家会有什么困难,哪家最需要什么帮助,他也是做到了门儿清。陆永全说:“摸清工作底数是搞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心里明白了,手上才能拎得清!”

今年6月的一天,天降大雨。晚上听着风声雨声,陆永全想起村民韦石华家居住在低洼地带,家里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老人和小孩子在家,他十分担心,忙向村里和尖刀排领导作了汇报,大家赶忙冒雨前往查看。果然,洪水已经冲进了韦石华家的一楼,把牲畜、粮食和部分家具都冲走了,老人小孩全都集中在二楼,情况十分危急。陆永全和战友们冒着危险把老人孩子背到安全地带,还抢出了部分物资。事后,陆永全又多次协调,积极落实了系列救助措施,让韦石华一家重新恢复了正常生活。韦石华感动地说:“感谢陆老师,让我家度过了难关!”

战友们都说,陆永全比刚来时更瘦了,但他却爽朗地笑着说:“为群众吃点苦,这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后记:

葆有初心,方得始终。驻村工作千头万绪,脱贫攻坚任务繁多,奋战在攻坚一线的“尖刀”们,其实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有的只是琐碎细小的“平凡事”。就是在这些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我们每一个驻村干部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细致体察民情,真蹲实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