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28.html
10月29日,独山大地阴雨连连。影山镇黄桥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负责人李定军看着大棚里二十多名忙前忙后的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样的低温天气,正是羊肚菌下种的最佳时机。
广帮资金建设的钢架菌棚
务工群众在菌棚中劳作
“我们从22号开始下种,每天都有30人左右在这里务工,到11月中旬,要种完全部的亩。”年7月,在当地政府的招引下,李定军回到家乡独山县影山镇搭建竹制菌棚,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试种的50亩羊肚菌喜获丰收,产值达到多万,同时带动了周边大量群众务工增收。
撒种
覆土
今年,李定军在万元广帮资金的扶持下建起70余亩配套喷淋系统的标准钢架棚,实现“鸟枪换炮”,一下子将羊肚菌种植面积拓展到亩。
基地里展示的部分食用菌
“原来的竹棚,十分低矮,不便于种植和管理,改成钢架棚以后,单个棚的空间更大,保温、保水效果也大幅提高,能进一步提升单产。”李定军说,本季种下的亩羊肚菌,预计在明年1月中旬上市销售,按照去年的亩产斤产量估算,将能产出新鲜羊肚菌4万斤左右。
务工群众在基地忙碌
食用菌基地一角
李定军告诉记者,近期,在抢抓时节下种的同时,正在对接独山县内两个新基地的建设,去年试种的良好效果,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自己有信心在独山这片家乡的沃土上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带动更多的乡亲脱贫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