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暖,茶飘香,又到了品尝都匀毛尖春茶的季节。
对于黔南人来说,都匀毛尖不仅是舌尖的好滋味,更是富民的大产业。年,黔南州茶园投产面积.2万亩,产量5.2万吨、产值88.93亿元。全州茶叶企业(合作社)家,茶叶从业人员40.86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1.23万元。
黔南:都匀毛尖链接40万从业者
都匀毛尖茶开采
3月初,来自安徽的茶友张中友终于在贵定县云雾镇鸟王村品到了等待多时的春茶。“这里的茶品质好,为了尝鲜,我早早就来等着了。”张中友说。
3月初,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茶叶交易市场开市,全国各地的茶商们汇聚于此,抢购茶叶。
同样是3月,独山县影山镇翁台村村民龚安英和丈夫忙并快乐着。“春茶开采了,我们白天收茶青,晚上炒茶,各地老板都等着买茶叶。”龚安英说。
毛尖新芽冒出枝头,茶农笑容浮现在脸上。又是一个充满茶香和希望的春天。
都匀毛尖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相传被乾隆皇帝赐名为“鱼钩茶”;年,都匀毛尖斩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与茅台酒齐名;年,都匀毛尖在全国首届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年,再获上海世界博览会“十大名茶”之一。
数据显示,年黔南州茶园投产面积.2万亩,产量5.2万吨、产值88.93亿元,全州茶叶企业(合作社)家,全州茶叶从业人员40.86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1.23万元。根据《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40.2亿元。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黔南州不懈的努力。
年以来,黔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品牌,强龙头,带农户”为发展主线,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计划,以实际行动引领“黔茶出山”。
强化产业保障。年,黔南州颁布出台《黔南州茶产业创建“三个一百工程”建议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全州茶产业“3个工程”。同年全州茶产业累计投入资金6.1亿元。
加强技术培训。随着《黔南州年度茶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的落实,茶叶企业很快开展茶园绿色防控、茶青采摘(双手采茶技术)、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相关培训。同时,黔南州组织技术服务队,采取现场指导、电话咨询、组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