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清风家风故事刘伯承ldqu

山东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刘伯承在革命战争年代驰骋疆场,军功赫赫,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致力于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功勋卓著,备受人们的尊崇。

身为高级干部的刘伯承,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处处以身作则,带头树立优良家风。他几十年来坚守的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勤勉工作以及谦虚礼让的家风,不仅教化着他的家人们,在今天对我们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刘伯承十分厌恶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为子女和亲属捞取好处的行为。他常告诫子女,不要因为父亲是高级干部就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优越感,从而脱离了人民群众。他希望子女们能够独立地生活:“我打了一辈子仗,身边没有什么私人财产好继承。你们也不能靠着我刘伯承这块牌子生活。你们自己要自尊自立,自强不息。”年,刘伯承的长子出生在太行山抗日前线,他给儿子取名“刘太行”。年,刘太行到了入学的年龄。一天,刘伯承问别的同志:“听说你的小孩在地方念小学,那个学校怎么样?”那位同志说:“那个学校设备很差。学生多得很,师资也一般,部队的孩子和当地老乡的孩子合不来。咱们是不是可以办个干部子弟学校?”刘伯承却认为这样会让干部的孩子们脱离群众,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利于军民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久,刘伯承将刘太行送到了20公里外的普通学校读书。这所学校条件简陋,上课用的桌椅都是土石砌成的。刘太行和老乡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一起上课,吃的是杂粮,穿的是同样的粗布衣服。直到刘太行离开这所学校时,那里的老师和学生们都不知道他竟是大名鼎鼎的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的儿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天,时任南京市市长的刘伯承和孩子们去中山陵游览。当来到中山陵时,一家人看到的却是当天陵园不对外开放的通知。刘太行想着,只要父亲去和陵园的负责人打一声招呼,肯定就能让他们继续参观。这时,陵园的负责人也认出了刘伯承,热情邀请他们进去参观。但刘伯承却说:“我这个市长不能破坏这个规矩,应按规定办事,改日再来吧。”说完,他便带着孩子们离开了。见孩子们闷闷不乐,他便说:“我虽然是一个高级干部,但和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应该按规定办事,不能搞特殊化。”刘伯承还给子女们立下规矩:成婚后,应一律搬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住,不要再和他住在一起。子女们都明白这是父亲的良苦用心,是想让他们结婚成家后,能够自食其力,不再依靠父母生活。子女们都谨记父亲的教诲。后来,他们先后成家,都是住在各自单位的职工房里,只有节假日才回家看望父母。在刘伯承夫妇润物无声般的教育下,他们的6个子女先后成才,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着。

来源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

制作

夏 强

审核

王素春

更多“穆林”资讯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